- 拼音版原文全文
马 桥 秋 月 宋 /徐 似 道 石 梁 横 卧 清 溪 曲 ,波 光 上 下 风 吹 绿 。海 东 推 上 月 轮 来 ,鳞 龙 闪 闪 浮 寒 玉 。昔 人 呼 为 饮 马 泉 ,至 今 饮 者 谁 投 钱 。吟 余 不 觉 露 华 重 ,桂 花 香 堕 绡 衣 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光(bō guā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光泽,也比喻美好的景色。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桂花(guì huā)的意思:桂花是指桂树开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海东(hǎi d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远离正道,迷失方向。
华重(huá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仪表庄重华丽,充满威严。
觉露(jué lù)的意思:指事物逐渐显露出来,被人察觉到。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闪闪(shǎn shǎn)的意思:形容物体或光线明亮闪烁的样子。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月轮(yuè lú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明亮如轮。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翻译
- 石桥横跨在清澈的小溪弯曲处,波光粼粼,风儿吹过水面泛起绿色的涟漪。
大海之东推送着月亮升起,如同寒玉般的月轮闪烁着鳞片般的光芒。
古人曾称它为饮水的泉源,直到如今,还有谁会在这里投掷钱币以示敬意。
吟诗之后,我不禁感到露水已重,桂花香气飘落,让我衣裳都感到几分寒意。
- 注释
- 石梁:石制的桥梁。
清溪:清澈的小溪。
波光:水面的反光。
风吹绿:风使水面泛起绿色。
海东:大海东方。
月轮:明亮的月亮。
鳞龙:比喻月光下的波纹。
寒:寒冷。
昔人:古人。
饮马泉:可供马匹饮水的泉水。
投钱:投掷钱币以祈福或表示敬意。
吟馀:吟诗之后。
露华重:露水浓重。
桂花香:桂花的香气。
绡衣:薄绸做的衣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秋夜景象。首句"石梁横卧清溪曲",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条横跨清澈溪流的石桥,展现出其弯曲优美的轮廓。"波光上下风吹绿"进一步描绘了流水在月光下泛起的粼粼波光,以及微风轻拂,使得水面泛起绿色的涟漪。
"海东推上月轮来"运用了比喻,将月亮从东方升起比作海浪推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升的动态美。"鳞龙闪闪浮寒玉"则将月光下的石梁比作寒玉,增添了神秘和冷峻的气氛,仿佛是龙鳞在月光下闪烁。
接下来的诗句"昔人呼为饮马泉,至今饮者谁投钱"引入了历史典故,暗示此地曾有人在此饮水,留下饮水投钱的习俗,增添了人文气息。最后两句"吟馀不觉露华重,桂花香堕绡衣寒",诗人沉浸在诗意中,不知不觉间夜露已重,连带着桂花香气飘落,让诗人感到衣裳轻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秋夜氛围。
总的来说,徐似道的《马桥秋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月夜石桥的幽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与自然的交融,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
大藩从事本优贤,幕府仍当北固前。
花绕楼台山倚郭,寺临江海水连天。
恐君到即忘归日,忆我游曾历二年。
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