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嘉鱼李太清书斋》
《嘉鱼李太清书斋》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尚有青云旧,谁云白首新。

孤尊对日,万死可怜身。

曝衲惊黄鸟,开轩跳紫鳞。

名臣何必贵,衰腐据要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对日(duì rì)的意思:指对抗、抵抗外来侵略或压迫。

孤尊(gū zūn)的意思:孤立地崇尚自己,不与他人为伍。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名臣(míng chén)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卓越才能和杰出政绩的官员。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要津(yào jīn)的意思:要津是指军事上重要的地区或要害地段,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之处。

云白(yún bái)的意思:形容白得像云一样洁白无瑕。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题为《嘉鱼李太清书斋》。诗中描绘了李太清书斋的环境与诗人对友人的感慨。

首联“尚有青云旧,谁云白首新。”表达了对老友虽年岁已高,但仍有壮志未酬的感慨。接着,“孤尊相对日,万死可怜身。”描述了在孤独的酒杯前,回顾一生,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曝衲惊黄鸟,开轩跳紫鳞。”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书斋内外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李太清虽身处简陋,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名臣何必贵,衰腐据要津。”诗人借以表达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官位的高低,而在于个人的品德与精神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代边居行

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

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

不睹车马迹,但见麋鹿场。

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

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

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

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

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

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

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

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

(0)

奉和山池诗

罗浮无定所,郁岛屡迁移。

不觉因风雨,何时入后池。

楼台非一势,临玩自多奇。

云生对户石,猿挂入櫩枝。

(0)

杂体诗三十首·其十五刘太尉琨伤乱

皇晋遘阳九,天下横氛雾。

秦赵值薄蚀,幽并逢虎据。

伊余荷宠灵,感激狥驰骛。

虽无六奇术,冀与张韩遇。

宁戚扣角歌,桓公遭乃举。

荀息冒险难,实以忠贞故。

空令日月逝,愧无古人度。

饮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

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

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

(0)

苦热行

行游到日南,经历交阯乡。

苦热但曝露,越夷水中藏。

(0)

长春花·其五

枝上疏疏花启房,轻绡重锦迭为裳。

更分深浅两般色,不作寻常一面妆。

蕣有红华须斗艳,兰虽清节亦交香。

吟翁未畅先投笔,为与东君咏海棠。

(0)

挽歌诗三首·其二

流离亲友思,惆怅神不泰。

素骖伫轜轩,玄驷骛飞盖。

哀鸣兴殡宫,回迟悲野外。

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

备物象平生,长旌谁为旆。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霭。

振策指灵丘,驾言从此逝。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