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虑何易感,有衔莫能袪。
战夺日相寻,死生互吞屠。
长嗟(cháng jiē)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长叹不已
断梗(duàn gěng)的意思:指断裂的梗,比喻事情中途中断或未能完成。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好还(hǎo huán)的意思: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其非常出色、优秀。
嗟吁(jiē yù)的意思:表示叹息、感叹、慨叹的意思。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静虑(jìng lǜ)的意思:冷静思考,深思熟虑
露气(lù qì)的意思:指露出真情实感,表露内心的情感或态度。
栖泊(qī bó)的意思:指动物栖息或人居住的地方。
丘墟(qiū xū)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丘陵起伏的地方。
人谋(rén móu)的意思:指人们的计谋、策略。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瞬息(shùn xī)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天理(tiān lǐ)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一瞬(yī shùn)的意思:一瞬意为非常短暂的时间,指极短的时间,一眨眼的功夫。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公许的作品,题为《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其二)》。诗中,诗人以自我寓居北郊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断梗得栖泊"描绘了自己像漂泊的断梗般找到暂时的安顿,"高堂拥图书"则体现了在清静的环境中研读典籍的宁静生活。
"中宵风露气,营我方寸躯"写夜晚寒风吹过,露水润湿,诗人以此来滋养内心世界,保持精神。接下来的诗句"静虑何易感,有衔莫能袪"表达了诗人对于静思中的情感难以排遣,即使有所寄托也无法完全消除忧虑。
"今古一瞬息,智愚等丘墟"揭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智者与愚者的最终归宿并无差别。"战夺日相寻,死生互吞屠"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死斗争和命运无常的沉思。最后,诗人因这些感触而夜不能寐,"推枕长嗟吁",感叹天道自然的循环,以及人间谋划的局限。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日常生活体验,寓言式地反映了对生命哲理的深沉思考,展现出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哲学素养。
认湖云冻雨,浦水搏冰,春意萧闲。
一抹疏林远,趁寒潮夜发,又度重关。
江梅几树纷照,诗思不禁寒。
尽古柳鸦翻,平沙雁划,怅望山川。堪怜。
念故国,只今宵酒醒,梦冷刀环。
待谱湘娥怨,奈刺船人杳,易折冰弦。
懊侬小海低按,谁共扣吴舷。
恁寂寞蓬窗,清樽款曲行路难。
露浥风清,猗猗万个,澹摇空翠。
腕底萧疏,都是吴江秋意。
记横窗、夜月朦胧,碧纱筛影重重碎。
更孤灯听雨,暗销魂者,籁声徐起。增媚。三分水。
便醉墨欹斜,尽医俗味。弹琴坐啸,想见幽闺诗思。
衬嶙峋、白石苍苔,旧愁细写云烟里。
怪无端、箧笥抛残,不减湘妃泪。
猩红一捻,有粉痕飘荡。疑出纤纤美人掌。
怕飞来、蝴蝶尽是金钱,是昨夜、妃子筵前亲赏。
这般真锦地,可惜天公,不把苔纹绣添上。
要向画奁寻、比与郎看。可胜得、侬家花样。
悔只悔、春愁万千千,未嘱咐、东风替侬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