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秉之·其四》
《忆秉之·其四》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常时见月倍相思海北天南会有期。

今日举杯还向月,不知何日是归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时(cháng shí)的意思:常常、经常的时间

海北(hǎi běi)的意思:指海的北方,意为极远的地方,比喻非常遥远或很难到达的地方。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海北天南(hǎi běi tiān nán)的意思:形容走遍天涯海角,到处都去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忆秉之(其四)》,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这四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期待重逢的渴望。

首句“常时见月倍相思”,诗人以月为媒介,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每当月圆之夜,诗人便更加思念远方的朋友,月光仿佛成了连接彼此情感的桥梁。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思念之情更为深沉而细腻。

次句“海北天南会有期”,在表达思念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相聚的乐观期待。尽管相隔遥远,但诗人坚信终有一天能够跨越海北天南的距离,与友人重逢。这种对未来相聚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三句“今日举杯还向月”,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月下的聚会场景。即使朋友不在身边,诗人依然选择在月光下饮酒,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这一行为不仅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也赋予了聚会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美。

最后一句“不知何日是归时”,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未来的感慨。虽然对重逢充满期待,但具体的归期却难以预料。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既增加了诗歌的忧郁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相聚时刻的无比渴望。

综上所述,《忆秉之(其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热切期盼。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蕴含了对友情、相聚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宝祐三年上巳风雨连日成短歌寄谊儒侄

风雨飘摇三月三,绮罗罢游客停骖。

满城春树烟䰐鬖,朱户绿窗愁不堪。

香芹刺泥燕争衔,杜鹃欲啼情正含。

舞雩儿童笑鸰?,尧舜气象此中涵。

鼓瑟高人手可探,淡音非雅亦非南。

太守风期神与参,我解此意谁为谈,但觉满怀春酣酣。

花柳蒙迷不可贪,芳菲易歇随浮岚。

閒闭阁门何所耽,惟见千山万山秀色郁如蓝。

(0)

舟过三游洞知遂脱兵火矣喜赋

万里扁舟归自东,干戈满地路难通。

弟兄一榻聊相对,叔侄双头未许同。

峡入三游千丈险,水连西蜀百忧空。

家山桃李期堪数,共约花间酌晚风。

(0)

郴江百咏·其三十四黄相山

东带连山接五羊,西分郴水下三湘。

路人到此休南去,岭外千峰尽瘴乡。

(0)

荷叶杯

鹊踏画檐双噪。书到。和笑拆封看。

归程能隔几重山。远约数宵间。准备绣轮雕辔。

游戏。说与百花知。莫教枝上一红飞。留伴玉东西。

(0)

留题积善院

为爱山居乐,居山又忆家。

菊黄来日蕊,梅白去时花。

水阔离情远,霜晴别恨赊。

前程回首望,空指暮天霞。

(0)

华亭百咏·其四十四月榭

檐角衔墙固,明疏护翠罗。

公馀秉谈麈,竟夕对金波。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