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七靖节桃花源记》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七靖节桃花源记》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八识归都性境真,桃花夹岸通津

相逢便问今何世,始觉陶潜是恨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识(bā shí)的意思:指人的感官和心灵的认识能力。

恨人(hèn rén)的意思:对某人极为憎恶或厌恶。

夹岸(jiā àn)的意思:指两岸的河道或海峡非常狭窄,形成犹如被夹住的状况。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通津(tōng jīn)的意思:通常指能够顺利通过水路或陆路,畅通无阻。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鉴赏

这首诗以《靖节桃花源记》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首句“八识归都性境真”借用佛教术语“八识”,暗喻人的认知和感知最终应回归到内心的真我,即“性境真”。这种回归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觉醒。

“桃花夹岸自通津”描绘了一幅桃花盛开、两岸如画的景象,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美好。这里的“通津”既指自然界的通道,也隐喻心灵通往真理的道路。

“相逢便问今何世”则表达了诗人与陶渊明作品中虚构的桃花源世界相遇时的疑惑与好奇,仿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答案。这句诗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最后一句“始觉陶潜是恨人”则揭示了诗人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开始理解到陶渊明之所以被称为“恨人”,是因为他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陶渊明个人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内心与外在世界关系的深入探索。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寄镜湖朱处士

澄霁晚流阔,微风吹绿蘋。

鳞鳞远峰见,淡淡平湖春。

芳草日堪把,白云心所亲。

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

(0)

扬州怀古

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

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0)

山花

六出花开赤玉盘,当中红湿耐春寒。

长安若在五侯宅,谁肯将钱买牡丹。

(0)

和曹监春晴见寄

竺庙邻钟震晓鸦,春阴盖石似仙家。

兰台架列排书目,顾渚香浮瀹茗花。

胶溜石松粘鹤氅,泉离冰井熨僧牙。

功成名著扁舟去,愁睹前题罩碧纱。

(0)

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

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

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

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

(0)

绯桃花歌

上帝春宫思丽绝,夭桃变态求新悦。

便是花中倾国容,牡丹露泣长门月。

野树滴残龙战血,曦车碾下朝霞屑。

惆怅东风未解狂,争教此物芳菲歇。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