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七靖节桃花源记》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靖节桃花源记》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首句“八识归都性境真”借用佛教术语“八识”,暗喻人的认知和感知最终应回归到内心的真我,即“性境真”。这种回归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觉醒。
“桃花夹岸自通津”描绘了一幅桃花盛开、两岸如画的景象,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美好。这里的“通津”既指自然界的通道,也隐喻心灵通往真理的道路。
“相逢便问今何世”则表达了诗人与陶渊明作品中虚构的桃花源世界相遇时的疑惑与好奇,仿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答案。这句诗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最后一句“始觉陶潜是恨人”则揭示了诗人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开始理解到陶渊明之所以被称为“恨人”,是因为他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陶渊明个人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内心与外在世界关系的深入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扬州怀古
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
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和曹监春晴见寄
竺庙邻钟震晓鸦,春阴盖石似仙家。
兰台架列排书目,顾渚香浮瀹茗花。
胶溜石松粘鹤氅,泉离冰井熨僧牙。
功成名著扁舟去,愁睹前题罩碧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