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发生(fā shēng)的意思:指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出现。
肝胆(gān dǎn)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情感深厚,互相信任,互相扶持。
个人(gè rén)的意思:个体,单独的人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鸾凤(luán fèng)的意思:鸾凤是指传说中的两种神鸟,代表着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物。在成语中,鸾凤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素发(sù fā)的意思:指头发未染或未梳理的自然状态。
万般(wàn bān)的意思:形容种种各样、无穷无尽。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轩后(xuān hòu)的意思:指妻子在家中地位高贵尊贵,如后宫中的贵妃。
一个(yí g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
月轮(yuè lú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明亮如轮。
- 注释
- 轩后:指古代帝王,这里泛指皇帝。
红炉:炼铁或铸造用的火炉,这里比喻铸造镜子的高温环境。
藓痕:指镜子表面因时间久远而生的苔藓痕迹。
月轮:圆月,这里形容镜子的形状和光泽。
万般物象:所有种类的物体形象。
皆能鉴:都能被镜子映照出来。
一个人心:指人的内心思想。
不可明:不能清晰地被了解或看透。
匣内乍开:刚从镜匣中打开。
鸾凤活:镜上雕刻的鸾凤图案栩栩如生,好像活了一样。
台前高挂:在高处悬挂起来。
鬼神惊:连鬼神都被其光彩或气势所震撼。
百年肝胆:比喻长久的忠诚和勇敢。
堪将比:可以相提并论。
祗怕:只怕,恐怕。
看频:频繁地看,经常照镜子。
素发生:白发出现,指年老。
- 翻译
- 皇帝在红炉中独自铸造而成,铜镜上的苔藓痕迹消磨,显露出如月亮般的圆形。
万物的形象都能在镜中映照出来,唯独人的内心无法透彻明晰。
刚从盒中打开时,镜面上的鸾凤图案仿佛活灵活现,挂在高台上让鬼神都感到惊异。
百年间的忠肝义胆可以与之相比,只怕频繁观看会让白发增多,映照出岁月的流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古老神秘的镜子,它通过铸造和打磨呈现出月轮般的光泽。诗人借此镜子,表达了一个哲理:世间万物都能在镜中映照,但唯独人的心思最为难以捉摸。
"轩后红炉独铸成" 这一句描写了古镜是在深处的红热炉火中铸造而成,体现出制作工艺的艰辛和神秘。"藓痕磨落月轮呈" 则形容了镜面在长期打磨下逐渐出现类似月亮的光泽。
"万般物象皆能鉴" 表明这面古镜能够映照出一切事物,甚至包括鬼神等超自然的存在。"一个人心不可明" 这句话则点出了人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复杂和难以捉摸,即使是这面能够映射万象的古镜也无法洞悉。
"匣内乍开鸾凤活,台前高挂鬼神惊" 描述了打开镜匣时,仿佛看到的是生动跳跃的鸾凤,而在台前的挂饰则是令人震惊的鬼神形象,这强调了古镜中的景象不仅真实而且充满了奇异和超自然的元素。
"百年肝胆堪将比,祗怕看频素发生"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担忧着岁月易逝,人心易变。"百年肝胆" 比喻深沉而坚定的情谊,而"堪将比" 则是说这种情谊难以找到类似之物进行比较。"祗怕看频素发生" 表达了对经常发生的纯洁心灵被玷污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古镜这一载体,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时间和世间万物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想象力与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