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陈 仲 甫 挟 书 游 甫 里 宋 /连 文 凤 西 风 客 影 鬓 毛 苍 ,此 去 携 琴 又 一 方 。欲 向 书 中 消 日 月 ,何 妨 篱 下 寄 文 章 。于 今 蜀 道 无 平 地 ,到 处 并 州 即 故 乡 。茶 灶 笔 床 犹 在 否 ,烦 君 移 棹 问 沧 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床(bǐ chuáng)的意思:指书桌或书案。也用来形容写作的工作环境或条件。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并州(bìng zhōu)的意思:指同一地域内两个或多个权力机构并存,形成分裂局面。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茶灶(chá zào)的意思:指茶水的烧水炉,比喻平凡的小人物。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消日(xiāo rì)的意思:指日落西山,夜幕降临。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 注释
- 西风:秋风。
客影:行人的身影。
鬓毛苍:头发斑白,形容年老。
携琴:携带乐器。
书中消日月:在书卷中度过时光。
篱下:篱笆边,田园生活。
蜀道:古代四川的道路,艰险难行。
并州:古地名,这里泛指故乡。
茶灶:煮茶的炉灶。
笔床:写字的桌子。
沧浪:河流名,这里可能象征着远方或隐居之地。
- 翻译
- 秋风吹过,行人的影子显得头发斑白,这次出行又要带着琴去另一个地方。
想要在书卷中度过时光,不妨在篱笆下写写文章,寄托心情。
如今的蜀道再无平坦之地,每个并州都成了我的故乡。
那煮茶的炉灶和写字的桌椅还在吗?劳烦你划船前往沧浪河边询问一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送陈仲甫挟书游甫里》。诗人以西风中远行的友人陈仲甫为背景,描绘了他的形象和行程。"西风客影鬓毛苍"一句,通过秋风中的白发形象,展现出陈仲甫年岁已高,却依然携书远行的坚韧与决心。
"此去携琴又一方"进一步点明了陈仲甫不仅带书,还带着琴,暗示他此行不仅是学术之旅,也有着艺术追求。"欲向书中消日月"表达了对陈仲甫在旅途中借读书来打发时光的期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视。
"何妨篱下寄文章"则鼓励陈仲甫在旅途间,即使身处简陋之处,也能通过写作来寄托情感,展现其乐观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诗句"于今蜀道无平地,到处并州即故乡",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认为无论何处,只要有朋友的地方就是故乡。
最后,诗人关心地询问友人家中是否还有当初的茶灶笔床,希望他能顺路探访,表达了对陈仲甫生活的关切和对旧物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友情的深情寄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慈姥岩与送客酌别,风雨大至,凉甚。诸贤用
山灵知我厌尘土,唤起蛰雷鏖午暑。
松风无力雨丝长,散作毵毵雪尘舞。
岩前县溜珠帘倾,安得吹来添玉觥?
诗成酒尽肠亦断,休唤佳人唱渭城。
次韵蜀客西归者来过石湖,并寄成都旧僚
真走尘埃倦鸟还,故乡元在水云闲。
黄粱饭里梦魂醒,青箬笠前身世闲。
鸥鹭飞来俱玉立,松篁岁晚各苍颜。
岷峨交旧如相问,铁锁无扃任客攀。
次韵唐幼度客中。幼度相别数年,复会於钱塘
西湖冰泮绿生鳞,料峭东风欲中人。
花片不禁寒食雨,鬓丝犹那涌金春。
江山契阔诗情在,京洛追随客梦新。
唤取歌声不愁思,为君吹水引杯频。
次韵汪仲嘉尚书喜雨
雨云浑似雪云同,天意人心本自通。
吏役驱驱骑马滑,何如欹枕闭门中?
次韵温伯夜坐。今日忽得舍弟到杭消息,喜见
长风吹月来,影碎竹间牖。
良宵坐窘束,媿我尘外友。
平生烟霞兴,硉兀上南斗。
颇亦契三三,未省计九九。
迷涂入簿领,乡心几回首?
嗟予季行役,舟拂涨溪柳。
凌晨双鹊鸣,翫占得无咎。
何当从汝去,履綦寻蕙亩。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