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下(bēi xià)的意思:指态度谦卑、言行低下,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边地(biān dì)的意思:边远地区;偏僻地方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从戎(cóng ró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投身军旅,成为一名士兵。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服远(fú yuǎn)的意思:服远指服从远方的人或事物,表示对远方的权威或力量的顺从和敬畏。
韩信(hán xìn)的意思:指具有聪明才智、机智过人的人。
何繇(hé y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不可避免,无法控制。
荒服(huāng fú)的意思:指衣冠不整,形容人的仪表不整洁。
扣天(kòu t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大、巨大。
棱边(léng biān)的意思:指物体表面的边角、棱角。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天关(tiān guān)的意思:天关指的是神话传说中守护天门的关卡,也用来比喻重要关头或关键时刻。
投荒(tóu huāng)的意思:指离开家园,到荒地上居住或从事艰苦的劳动。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行伍(háng wǔ)的意思:指军队中的普通士兵,也泛指普通人。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战功(zhàn gōng)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取得的功绩或战斗的成就。
终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最后的阶段,最终的时期。
- 鉴赏
这首《出塞述怀》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通过描绘边塞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战功的渴望。
首联“欲扣天关杳不通,身投荒服远从戎”,开篇即以“扣天关”象征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权力的渴望,但“杳不通”则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诗人不得不远离家乡,投身军旅,远赴边疆。
颔联“王孙谁复哀韩信,行伍何繇拔吕蒙”,运用历史典故,将自己比作韩信和吕蒙,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自我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挑战。
颈联“风折布棱边地冷,月明笳吹塞楼空”,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状态,风雪交加、寒冷刺骨,月光下的边塞楼显得格外空旷寂寥,形象地展示了边疆的艰苦与孤寂。
尾联“丹心去去终期报,卑下那能得战功”,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低微之位,但依然矢志不渝,希望为国效力,报效国家的决心。最后一句“卑下那能得战功”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也是对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出塞述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英雄梦想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与历史韵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