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番山》
《番山》全文
宋 / 方信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城根片石模糊图记应须国初

欲识番山真面目至今东北号清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根(chéng gēn)的意思:指城市的边缘或周边地区。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国初(guó chū)的意思:指国家刚刚建立或者朝代刚刚兴起的时期。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片石(piàn shí)的意思:片石的意思是指独立的个体,也可以指个人在团体中的独立行动。

图记(tú jì)的意思:用图像或图表来记录和记忆事物。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真面目(zhēn miàn mù)的意思:真实的面貌或真正的本性

翻译
城根下的石头已经模糊不清,
想要了解它的历史,可能需要追溯到国家初期。
注释
城根:城墙的基础部分。
片石:散落的石头。
模糊:不清楚,看不清楚。
图记:地图或记载。
考:考证,研究。
国初:国家初期,早期历史。
番山:指外国或异族的山,这里可能特指某个地区。
真面目:真实的面貌,原貌。
至今:直到现在。
东北:方位词,东北方向。
号:称为,号称。
清虚:清静空灵,也可能指清白无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自然的神秘。"城根片石久模糊"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意境,城墙下的石头因年华的侵蚀而变得模糊不清,这里暗示着历史的痕迹正在消失。"图记应须考国初"则是在强调对往昔历史的探究和回忆之必要性,似乎在呼吁人们寻找那些早已被尘封的记忆。

而接下来的"欲识番山真面目,至今东北号清虚"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以番山为代表)的探求与崇敬。这里的"番山"不仅是一处地理实体,更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意义。而"至今东北号清虚"则是在描绘一个空灵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象,"清虚"二字塑造了一种超脱尘世、澄明无染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自然,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缅怀之情,也表达了对于永恒不变的自然美的向往。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炼,是宋代词风的一种体现。

作者介绍

方信孺
朝代:宋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猜你喜欢

自勉

世态风波不可论,且于閒处乐天真。

肥家无子堪登陇,忧国有人休问津。

颜色虽蒙时借我,脚跟那解日随人。

客来若问当时事,摇手无言对北邻。

(0)

秋心

秋日日苦短,秋夜夜苦长。

长短不易晷,处厄心自伤。

秋风独有声,叶叶闯我窗。

秋月岂无情,隙隙窥我床。

苒苒寒事迫,孰整衾与裳。

故乡隔万山,篱菊那能芳。

(0)

次酬五羊李子先见寄

山深万木寂,一片古心枯。

昨夜梅花月,相期道不孤。

(0)

和林处士梅诗八首·其六

雪皎花明夜不迷,借光何假更然脐。

咏吟自我形长短,斟唱从渠付浅低。

谁识摽梅诗什赋,绝胜红叶御沟题。

明朝杖履山行去,约束牛羊勿践蹊。

(0)

入直

玉烛含辉望处遐,禁钟动后起雌鸦。

天高秘省云偏重,地迥琼林月半斜。

三古文章留大史,百年事业照东华。

时挥子墨随班马,芝检初分宰相麻。

(0)

法驾导引·其一寿胡盘居

盘之水,盘之水,清可濯吾缨。

我与盘山疏一月,黄花满意绕荒城。怀抱向谁倾。

十之十,十之十,十十到千龄。

我与盘山同一月,不占甲子后先晴。携手看升平。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