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随天乐下,色借御袍深。
柳外窥残黛,花间识堕簪。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宫莺》描绘了一幅清晨宫中莺啼的画面。"宫漏晓沈沈",开篇即以沉稳的漏壶声衬托出黎明时分的寂静,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庄重与肃穆。"间关百啭音",形容莺鸟鸣叫婉转多变,如同美妙的音乐,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声随天乐下,色借御袍深",进一步将莺声比喻为天籁之音,它仿佛随着天上的仙乐飘落人间,又似乎融入了皇帝的华袍色彩,显得格外珍贵和尊贵。"柳外窥残黛,花间识堕簪",通过描绘柳树边女子的妆容和花丛中的发簪,暗示了宫女们的寂寞与哀愁,她们在莺鸣中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最后两句"长门终日闭,闻尔独关心",点明了主题,长门宫的孤独与封闭,只有这莺鸣之声能带给她们一丝慰藉,表达了诗人对宫中女子命运的同情和感慨。整首诗以莺啼为线索,寓言深刻,情感细腻,展现了明朝宫廷生活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