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jūn
xiānqín / shījīng

yǒujūnbáimáobāozhī

yǒu怀huáichūnshìyòuzhī

línyǒu[1],yǒu鹿

báimáochúnshùyǒu

shūértuōtuōgǎnshuì[2]使shǐméng[3]fè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茅(bái máo)的意思:白茅是指茅草的颜色白色,比喻人品纯洁或清白无辜。

纯束(chún shù)的意思:指完全束缚,毫无自由。

怀春(huái chūn)的意思:指年轻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吉士(jí shì)的意思:吉祥的人

朴樕(piáo sù)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诚实、朴实,没有丝毫虚伪。

脱脱(tuō tuō)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摆脱束缚,自由自在。

无感(wú gǎn)的意思:没有感觉或没有反应。

有女怀春(yǒu nǚ huái chūn)的意思:形容年轻女子年龄大了,仍然保持着少女般的青春心情。

注释
麕:同“麇(jūn)”,也可用“野有死麇”,獐子。
比鹿小,无角。
白茅:草名。
属禾本科。
在阴历三四月间开白花。
怀春:思春,男女情欲萌动。
吉士:男子的美称。
朴樕:小木,灌木。
纯束:捆扎,包裹。
“纯”为“稇(kǔn)”的假借。
舒:舒缓。
脱脱:动作文雅舒缓。
感:通假字,通:撼 ,动摇。
帨:佩巾,围腰,围裙。
尨:多毛的狗。
注释2

① 麕(jūn):同“麇(jūn)”,也可用“野有死麇”,獐子。比鹿小,无角。

② 白茅:草名。属禾本科。在阴历三四月间开白花。包:古音读bǒu。

③ 怀春:思春,男女情欲萌动。

④ 吉士:男子的美称。

⑤ 朴樕(sù):小木,灌木。

⑥纯束:捆扎,包裹。“纯”为“稇(kǔn)”的假借。

⑦舒:舒缓。脱脱(duì):动作文雅舒缓。

⑧ 感(hàn):通假字,通:撼 ,动摇。帨(shuì):佩巾,围腰,围裙。

⑨尨(máng):多毛的狗。

翻译
一头死鹿在荒野,白茅缕缕将它包。有位少女春心荡,小伙追着来调笑。
林中丛生小树木,荒野有只小死鹿。白茅捆扎献给谁?有位少女颜如玉。
慢慢来啊少慌张!不要动我围裙响!别惹狗儿叫汪汪!
译文

意译野地死了香獐子,白茅包裹才得体。少女怀春心不已,美男善诱情意起。林中朴樕无人理,野地死鹿还施礼。白茅包裹埋地里,少女如玉属意你。缓脱裙衣是何企,别碰腰带对不起。莫使狗儿叫不已,少女今生跟定你。

赏析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前两句是起兴,即用白茅把死麕包起来,表示珍惜,兴起下文“有女如玉”,表示要好好爱惜。根据《易》:“老夫得其女妻。老妇得其士夫”;《国语》:“罢士无伍,罢女无家”;以及《列子》:“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和《荀子》:“妇人莫不顾得以为夫,处女莫不顾得以为士”,可知古时女子未嫁称女,男子未娶称士,吉为美、善之意,“吉士”为英勇的男子,与下文的“有女如玉”相对。怀春,比喻女子已到了适婚的年龄,渴望结婚。这章的意思是说有一个英勇的男子从野外用白茅把杀死的麕包起来,送给自己喜欢的女子,向她求婚。描述的是乡村普通男女纯朴的爱情。“野有死麕”说明男子的职业可能是猎人。把猎物包起来送给自己喜欢的人,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性。王先谦说:“诗人览物起兴,言虽野外之死麕,欲取而归,亦必用白茅裹之,稍示郑重之意”,便是对此判断很好的佐证。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这两句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说文》把“朴樕”理解为一种有心的小木条,可燃烧。“有女如玉”形容女子正处二八年华、洁白无暇。“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意为用白茅把朴樕这种小木和死鹿包起来,送给洁白无瑕的女子,代表家庭生活的开始,即吉士向女子求婚。一些学者认为“有女如玉”是女子的品德高尚的意义,如郑笺:“朴樕之中及野有死鹿,皆可以白茅裹束以为礼,广可用之物。如玉者,取其坚而洁白。”即是将“玉”字作“坚而洁白”解。王先谦说:“言林有朴樕,仅供樵薪之需,野有死鹿,亦非贵重之物,然我取以归,亦须以白茅总聚而束之,防其坠失。今有女如无瑕之玉,顾不思自爱乎?”,就是说,即使是鹿肉这样不是很贵重的东西也要用白茅包起来,何况是一个想无暇的美玉一样的女子,只是不自爱吗?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说文》:“舒,缓也。感,动人心。帨,佩巾也。”“脱”通“娧”,《说文》:“娧,好也”,联系上文,可知吉士希望能和女子早行夫妇之礼,符合恋爱中男子的心理特征。女子则比较理性,考虑比较周全,希望男子不要着急,从容迟缓些,不要动掀动她的佩巾,不要惊动她家里的狗,把一幅青年男女恋爱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西周社会纯朴的人情动态。学者对这句诗的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偏差,都是理解为女子希望男子注意形象,潇洒舒缓,择日到女子家提亲,而不是草率而成。

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此篇是山野之民相与及时为昏姻之诗。”吉士是一位猎人,他用自己的猎物向女子求婚,是乡村适婚男女的自然行为:“女怀,士诱,言及时也;吉士,玉女,言相当也。定情之夕,女属其舒徐而无使帨感、犬吠,亦情欲之感所不讳也欤?”这个看法得到近代学者的响应,《诗经直解》提到了:“《野有死麕》,无疑为男女恋爱之时,其词若出女歌手。其男为吉士,为猎者,盖属于当时社会上所谓士之一阶层。”《诗经注析》也说:“这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诗。男的是一位猎人,他在郊外丛林里遇见了一位温柔如玉的少女,就把猎来的小鹿、砍来的木柴用洁白的茅草捆起来作为礼物。终于获得了爱情。”从全诗来看,这各说法比较合理,符合社会实际。《野有死麕》创作于西周初期,封建制度尚未确立,男女之间并无“礼”之大防,民风淳朴,男女率性而为,理解此诗,必须结合此背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情诗,青年男女约会,男子着急想成夫妇之礼,女子委婉拒绝之词,并不是“恶无礼”之诗,更不是贤士“拒招隐”之词,体现了西周社会青年男女朴素自然的爱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自然景象和人事。开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写出了诗人发现一只死去的小鹿,并用白茅草将其包裹起来,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轮回,也隐含着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接着,“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转换了景象,从自然界转向人间。这里的“怀春”可能指的是女子心中所怀抱的春意,或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吉士诱之”则意味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在引导这位有情之人的感情走向。

诗的后半部分,“林有朴樕,野有死鹿”再次回到了自然界,对比前文中的死麇,这里的“朴樕”和“死鹿”都强调了生命的消逝与自然的无常。紧接着,“白茅纯束,有女如玉”中“白茅纯束”可能象征着纯洁或是某种仪式,而“有女如玉”则描绘了一位如同美玉般珍贵的女子。

最后两句,“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中,“舒而脱脱兮”形容一种从容不迫、轻松自在的状态,而“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世俗牵绊的情怀。这里的“我帨”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心灵或是精神状态,而“尨也吠”中的“尨”字在古代有时用以形容狗叫,这里的意思可能是在说不让任何事情打扰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美好与超脱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为张大赠妓

柳亸莺啼夕照间,黄金买酒醉红颜。

双眉不用张郎扫,翠黛分明似远山。

(0)

题沈纯甫绿萝庄·其四

结?此地意如何,书闻名山副墨多。

才见条桑蚕事起,西湖又听采菱歌。

(0)

同黄叔范饮颜廷渠舟中分得侯字

共上木兰舟,沧波狎野鸥。

寒山环水驿,落日隐城楼。

竹叶倾三斗,鱼鲭薄五侯。

那堪同调者,岁岁动离愁。

(0)

秋日登钓台·其四

凭高一长啸,眼底尽飞潜。

齐国今非汉,渔人旧是严。

风号流水转,云散乱峰尖。

兴尽乘槎去,松梢吐玉蟾。

(0)

鹅湖馆中别詹修之·其一

余向江南去,君为蓟北行。

舟车含别泪,风雨恋交情。

燕市初求骏,湘累自采蘅。

天涯如见月,莫负岁寒盟。

(0)

久不得子韩粤中消息怅然有怀

无赖炎州客,漂零胡不归。

天涯双鬓改,岭外尺书稀。

珠探鲛人室,帆遥燕子矶。

何时重握手,一醉典春衣。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