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闽(bā mǐn)的意思:八闽是指福建省的旧称,也常用来指代福建的八个地区。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冬花(dōng huā)的意思:比喻在不适宜的环境中坚持生长、咀嚼艰辛,不怕艰难困苦。
风候(fēng hòu)的意思:指风和天气的变化,也比喻形势的变化。
佛手(fó shǒu)的意思:指状如佛手的柑橘,也比喻人手指伸展开的样子。形容手指伸展开的样子或者物体呈现出类似佛手的形状。
含霜(h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中,物体表面结霜,也比喻事物受到冷遇或遭受冷眼相待。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秀质(xiù zh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品具有出色的品质或优点。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幽香(yōu xiāng)的意思:指花香、草香等淡雅而清幽的香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手在福建温暖的气候中于冬季绽放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手独特的品质与香气。诗中的“八闽风候暖”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暗示了佛手生长的适宜环境。接着,“佛手出冬花”一句直接描绘了佛手在冬季盛开的景象,突出了其生命力之顽强。
“秀质含霜净,幽香度岭赊”两句进一步赞美了佛手的外在美与内在香。这里,“秀质”形容佛手的外形之美,“含霜净”则暗示其在严寒中依然保持洁净的姿态。“幽香度岭赊”则描述了佛手的香气能够穿越山岭,飘散远方,展现出其香气的浓郁与远播。
“却难称色相,似欲揽袈裟”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佛手,将其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这里的“色相”指的是佛手的外观,而“袈裟”则是僧侣的服饰,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佛手不仅在自然界的美丽,更在精神层面与佛教文化有着某种契合。
最后,“不必标全月,清凉本一家”两句总结了主题,强调了佛手与自然、与佛教文化的和谐统一。这里的“不必标全月”可能意味着佛手的美并不在于追求完美,而在于其自然、平和的状态;“清凉本一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佛手与佛教的清凉智慧联系在一起,暗示了佛手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手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寓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方尔止还金陵
尔从霅水来,片帆不肯住。
乘风夜过洞庭西,芦花瑟瑟满寒渚。
渚清沙白今送君,朔风旅雁高入云。
官司捉船船户避,津吏前头不敢行。
问君归思一何切,笑指征衣已百结。
旅馆朝来花正繁,客愁今去柳堪折。
双桨随君送君去,莫忘江城离别处。
遥指金陵宫阙旁,蒋山夜火乌栖树。
臣夫表
臣夫在狱十六年,家有老亲八十九。
臣妻置妾未相见,旅舍凄凉誓同守。
欲归则弃夫,欲留则违舅。
弃夫断饘粥,违舅阙箕帚。
臣愿代系狱,放夫暂回首。
生当还囹圄,死得瘗陇亩。
此疏不忍读,读之血盈斗。
弥留始解网,覆盆既已久。呜呼!
夫忠臣,妻烈妇,可与苏张三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