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丽 春 宋 /张 耒 蓬 蒿 眼 已 熟 ,收 拾 到 阿 丽 。徒 分 色 黄 白 ,未 害 格 妾 婢 。争 妍 知 不 足 ,出 刺 以 自 卫 。上 有 寒 梅 枝 ,春 霜 一 憔 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分色(fēn sè)的意思:指事物的颜色变得不一致,分为不同的色彩。
寒梅(hán méi)的意思:形容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保持傲然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黄白(huáng bái)的意思:指金银财宝或珍贵物品。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争妍(zhēng yán)的意思:争相追求美丽或者优秀。
自卫(zì wèi)的意思:自己保护自己,自我防卫。
- 注释
- 蓬蒿:野草。
熟:茂盛。
阿丽:可能指人名或某个地方。
徒:只是。
色:颜色。
黄白:黄色和白色。
格:品质。
妾婢:这里泛指女子。
争妍:竞相绽放。
自卫:保护自己。
上:枝头。
寒梅:寒冷的梅花。
春霜:春天的霜冻。
憔悴:显得疲倦或衰弱。
- 翻译
- 野草已经茂盛,准备收割到阿丽那里。
它们只是颜色有黄有白,对品质并无妨碍。
花朵竞相绽放,知道自己还有提升空间。
枝头有寒冷的梅花,经受春霜后显得憔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既欣赏又自我防卫的心情。
"蓬蒿眼已熟,收拾到阿丽。徒分色黄白,未害格妾婢。" 这几句诗通过对草木生长和花卉颜色的观察,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然而这种美好并没有给人带来伤害,只是自然界中平和共处的一部分。
"争妍知不足,出刺以自卫。"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防御心理,可能是在面对外界的挑剔或攻击时所持有的态度,显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保护自己的智慧。
"上有寒梅枝,春霜一憔悴。"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冷梅在春霜中的景象,既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之美的赞赏,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写生和内心世界的微妙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法曲第二
琴曲方终,花径重来,澹月流光耿耿。
众里携纤手,便旋绕西廊,采阑同凭。
指教看、苔纹满地画双影。暗自省。
到如今,甚千般恩爱,向夕都变凄凉境。
鸿雁漫呼侣,寄书难定。
展转思量,恐和伊、誓言未肯。
但占问、几时相见,卦爻偏整。
霜花腴
路回静石,媚晚晴、黄花缀满疏篱。
临水炊烟,隔林鸦阵,行筇暂与秋宜。厌听鼓鼙。
问故人、谁识心期。
任年来、病榻萧閒,世情于我两忘机。
偏触旧欢新恨,记轻舟一叶,荡漾苏堤。
菱剥纤琼,橙飞香雾,朝云梦觉全非。再经乱离。
恐墓门、牛践荒陂。剩消凝、镜里萧郎,点霜侵鬓丝。
宴清都.春晓窥窗,绯桃初妩,倚此写之
一镜妆鬟袅。重帘外、绀云低护清晓。
笼绡掩媚,欹钿斗舞,绛仙娇小。
楼台澹粉装成,报昨夜、东风又到。
待下阶、屧步都慵,断肠暗付啼鸟。
思量锦瑟流光,频年花底,梦共春杳。
红簪恼鬓,香巾惹泪,倚栏人老。
无言似怯漂苓,忍重理、韦郎怨调。
怕后期、更把芳尊,斜阳瘦了。
百字令·其一沈石田三桧图卷,郭季仁藏
蟠根阙里,怅古尘脉断,三千年物。
乔木苍烟新画本,翠满嵚崎岩壁。
鹤去云孤,虬飞月冷,挥洒吴缯雪。
东阳大笔,是何意态雄杰。
为问并世钱尤,沈吟绕树,孰敢为先发。
想见解衣盘礴,赢柯干之而变灭。
今昔风流,丹青文采,何遽争毫发。
熟参画理,信君双眼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