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党 锢 传 宋 /王 遂 须 知 明 哲 异 全 身 ,错 认 中 庸 误 杀 人 。若 使 不 为 群 小 恶 ,定 应 须 有 善 人 嗔 。平 生 岂 为 干 名 字 ,此 念 犹 当 质 鬼 神 。刘 氏 兴 亡 虽 不 补 ,却 扶 天 地 立 君 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错认(cuò rèn)的意思:错误地认定或判断
干名(gàn mí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能力或资格,只有名义上的职位或身份。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立君(lì jūn)的意思:指立即成为君主或掌权者。
明哲(míng zhé)的意思:指聪明、明智。
名字(míng zì)的意思:指人的姓名,也可以指事物的名称。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全身(quán shēn)的意思:指整个身体或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活动或事情中去。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善人(shàn rén)的意思:指为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小恶(xiǎo è)的意思:小恶指微小的恶行或小恶劣的行为。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中庸(zhōng yōng)的意思:中庸是指处事、言行等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 注释
- 明哲:明智的人。
全身:保全自身。
中庸:儒家主张的折中之道。
群小恶:小人的恶劣行为。
善人嗔:善良的人的愤怒。
干名字:追求虚名。
质鬼神:向鬼神表白自己的心意。
刘氏兴亡:指某个姓刘的家族的兴衰。
立君臣:维护君臣关系的秩序。
- 翻译
- 要知道明智之人与保全自身不同,错误地将中庸之道当作原则会害人性命。
如果他不被小人所驱使做恶事,必定会有善良的人为此感到愤怒。
他一生并非只为追求虚名,这种念头仍值得向鬼神证明其真诚。
刘氏的兴衰虽然无法挽回,但他的行为确实在维护天地间的君臣秩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遂的作品,名为《读党锢传》。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党锢的评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品德高下与社会评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须知明哲异全身,错认中庸误杀人。" 这两句强调了正确的品德评价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一旦对品德的认识出现偏差,不仅会错误地将平庸之辈视作圣贤,还可能因此而误伤好人。
"若使不为群小恶,定应须有善人嗔。" 这句话则进一步指出,如果不是因为个人的私心和世俗的恶习所致,那么对于品德的错误判断,应当引起善良之人的愤慨。
"平生岂为干名字,此念犹当质鬼神。" 诗人自问,自己一生的行为是否仅仅是为了名声?这种追问显示了诗人对于个人行为与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即便是在面对鬼神之时,也应当严于律己。
最后两句 "刘氏兴亡虽不补,卻扶天地立君臣。" 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和超脱,以及在这过程中保持道德立场和社会责任感的坚持。即使个人无法改变世事的兴衰,但依然要以身立正,维护天地之正义与君臣之间的礼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遂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表现出了他对于人性、历史和道德的深刻洞察,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社会责任与哲学思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僧房绝句
唐朝进士,今日神仙。足蹑紫雾,却返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