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简叔·其二》
《和简叔·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落日衔山山更青,閒云敛尽绿烟横。

危亭独倚阑干遍,又听疏钟第一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危亭(wēi tíng)的意思:指危险的局势或危急的境地。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第一声(dì yī shēng)的意思:第一个声音,指最先发出的声音或最早的消息。

注释
落日:夕阳。
衔山:沉落在山头。
山更青:山的颜色更显青翠。
閒云:悠闲的云彩。
敛尽:收敛殆尽。
绿烟:绿色的雾气。
横:横铺。
危亭:高高的亭子。
独倚:独自倚靠。
阑干:栏杆。
遍:全,遍地。
疏钟:稀疏的钟声。
第一声:第一下钟声。
翻译
夕阳沉落在山头,山的颜色显得更加青翠。
悠闲的云彩收敛,绿色的雾气横铺天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景象,落日余晖映照着连绵的青山,使得山色更加鲜明。闲云似乎在遥远的地方聚集,它们轻柔地飘散着绿色的烟霭。诗人独自倚靠在危亭的栏杆上,目睹着眼前的风景,又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第一声清脆的钟声。

从这几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寂情怀,他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描绘能力。此外,诗中的意境开阔,给人以心灵上的抚慰。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一

天与君王管晏才。尚书两曳履声来。

今朝望着楼头看,已有台星照斗魁。

金蹀躞,玉崔嵬。天香满袖早朝回。

中书尚享无穷考,长揖南风醉寿杯。

(0)

水调歌头·其一贺赵可父七月初六

蓂荚才开六,宝历已当千。

人间收尽繁溽,凉意入琴弦。

尽道荐衡交剡,更值生申时节,喜色动闾阎。

终夜望银汉,文宿贯台躔。定燕秦,封晋魏,信当然。

处处红莲开幕,曹掾岂能淹。

见说玉堂飞诏,已许金闺通籍,蓬岛伴神仙。

来岁寿卮酒,应醉御炉烟。

(0)

读兰皋先生集

自少从诸老,如公能几人。

斲轮推老手,削鐻妙惊人。

人物九泉古,诗名千载新。

矮窗遗稿在,一读一沾巾。

(0)

索茶

两帙诗课早已了,三杯酒债亦可休。

我去问君去无去,君留任我留不留。

门前雨深泥滑滑,道人四壁风飕飕。

且留看诗可罢酒,请烧香鼎调茶瓯。

(0)

茶荔谣

阳春播一气,著处成芳菲。

闽地本荒落,山川亦何奇。

嬴刘始为郡,望秩暨武夷。

通仕良鲜少,贡入还稀微。

晚唐得常公,文化今有遗。

国初归职方,况复兵革稀。

圣化溥涵育,生生浩无涯。

昭陵锐图治,四夷息鞭笞。

峨峨四谏官,日晏犹彤墀。

君谟起南服,感知无不为。

芹曝犹欲献,茶贡讵非宜。

草木贵多识,荔谱何伤而。

岂意成滥觞,岁献妨耕犁。

当年东坡老,作诗叹荔枝。

诗语似成谶,采茶武夷溪。

民力固甚惫,卉木且具腓。

士人作是事,兴言痛心脾。闽溪何澍湃,闽山何嵚?。

彼一草木秀,不惮勤航梯。

昌黎感二鸟,世道矧益漓。

我思全盛际,贤书连驲驰。

公卿项背望,仄席须谋惟。

十家九诗书,三年下芝泥。

宣靖名节著,炎绍勋业资。

乾淳道学称,人物世有之。

大雅日以丧,迂阔贻世讥。

茫茫宇宙内,此柄伊谁司。

后生无典刑,流风砭人肌。

皇天岂将老,伤哉相沦彝。

地气有旺歇,回斡应何迟。

百卉岁发荣,英杰生无时。

风气谅有开,久矣斯人疲。

武夷大隐山,自有百世师。

来哲倘可俟,拳拳留此诗。

(0)

观钓

暂停窗间诗,观此池上钓。

鱼尾何沉沉,竹竿何袅袅。

一丝波面动,摇曳出深沼。

校人畜我时,活我良谓厚。

作鲙终当供,设饵诚不料。

何当两相忘,万里游浩渺。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