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吴秘正五诗·其三》
《复吴秘正五诗·其三》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我如不材材,自诳无用用。

向来风月前,诗笔吟弄

低摧皓白无与轻重

枯株丹黄,因君弥自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材(bù cái)的意思:指人才不足、能力低下,没有什么才能或价值。

丹黄(dān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

低摧(dī cuī)的意思:低下而摧毁。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皓白(hào bái)的意思:皎洁明亮,纯白无瑕。

枯株(kū zhū)的意思:指已经枯死的树木或植物,比喻已经没有生命力或没有发展前途的人或事物。

轻重(qīng zhòng)的意思:轻视和重视。形容对待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程度不同。

诗笔(shī bǐ)的意思:指写作诗歌的才华和技巧。形容写诗的能力出众。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吟弄(yín nòng)的意思:指用优美的声音或音乐演奏、吟唱,以表达情感或引起他人的共鸣。

月前(yuè qián)的意思:指时间在一个月之前,表示时间的久远。

自讼(zì sòng)的意思:自己起诉自己,指自己揭发自己的错误或缺点。

翻译
我如同无用之材,自我欺骗没有价值。
一直以来,在风月美景之前,我常常诗兴大发。
如今头发斑白,我感到自己在世间无足轻重。
枯萎的树木渴望色彩,因为您我才更加坚定了自我反省。
注释
我:诗人自称。
如:如同。
不材材:无用之材。
自诳:自我欺骗。
无用用:没有价值。
向来:一直以来。
风月:美好的自然景色或男女之情。
诗笔:诗歌创作。
颇:相当。
吟弄:吟咏玩味。
低摧:衰颓。
皓白:形容头发斑白。
无与世:与世间无关。
轻重:重要性。
枯株:枯萎的树木。
欲:渴望。
丹黄:形容颜色鲜艳。
因:因为。
弥:更加。
自讼:自我辩解,反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名为《复吴秘正五诗(其三)》。诗中,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才情和境遇。他自称“我如不材材”,意思是自己才质平庸,但又自我安慰说“无用用”并非全然无用。在风月美景之前,他依然提笔作诗,享受吟咏的乐趣,展现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诗人进一步描述自己的衰老状态,“低摧发皓白”,形容头发斑白,身体衰弱,感到自己在世间的价值被忽视。“无与世轻重”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然而,即使如此,他在面对枯枝般的自身形象时,仍能自我反省,寻求改变,希望得到朋友吴秘正的激励和支持。

整首诗通过自嘲和反思,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閒居杂诗·其一

鬓发苍浪齿动摇,自知宜退待谁招。

茶馀引鹤消春昼,酒醒闻鸡记早朝。

肥截玉肪羹缩项,香翻云子饭长腰。

尚嫌门有徵诗客,时与山人破寂寥。

(0)

黄河

斗杓照水半垂天,水气涨天如白烟。

南北橹声争上下,月中闻鼓避官船。

(0)

宴回

两行老柏参天翠,银烛青骢御史回。

深夜酒阑人散后,独留明月照霜台。

(0)

石林即事·其二

蒲扇屏山紫竹床,岭南五月似秋凉。

砚池风动云生石,帘外雨兰吹湿香。

(0)

过五溪

万壑泉声下五溪,小凉天气下溪时。

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

苦雨最嫌鸠唤急,爱山不厌马行迟。

几时宿向华峰顶,露月萧萧生桂枝。

(0)

过采石驿

客路青山外,乡心落照边。

润烟浮野树,凉雨过淮天。

水调谁家笛,江帆何处船。

蛾眉台上月,今夜照孤眠。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