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镜清塔为题,由宋代僧人释月涧所作,通过镜清塔的故事,描绘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以及时间流转中的不变与变化。
首句“阿师活葬此江皋”,以“阿师”指代镜清塔的建造者或守护者,生动地描述了塔的来历,仿佛塔本身便是一位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静静地坐落在江边。这里的“活葬”并非真实的埋葬之意,而是借用了“葬”的概念,形象地表达了塔与土地、江水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同生命融入大地,成为永恒的一部分。
次句“障却钱塘几度潮”,则将镜清塔比作阻挡钱塘江潮水的屏障。钱塘江潮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象征着力量与浩瀚。塔的存在,似乎在时间的长河中,阻挡了潮水的冲击,保护了一方安宁。这里不仅展现了塔的物理功能,更蕴含了其在人们心中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意义。
后两句“可是髑髅乾不尽,蛙声依旧响春宵”,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时间与生命的主题。髑髅,即骷髅,常被用来象征死亡或生命的短暂。然而,尽管时间流逝,生命消逝,镜清塔周围的环境依然如故——蛙声在春夜中回响,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永恒循环。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中不变之美的感慨,暗示了即使在变化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东西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保持其独特的存在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镜清塔这一载体,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自然与哲学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时间、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正日临朝
时雍表昌运,日正叶灵符。
德兼三代礼,功包四海图。
踰沙纷在列,执玉俨相趋。
清跸喧辇道,张乐骇天衢。
拂蜺九旗映,仪凤八音殊。
佳气浮仙掌,熏风绕帝梧。
天文光七政,皇恩被九区。
方陪瘗玉礼,珥笔岱山隅。
夏日雨中寄幕中知己
北风吹夏雨,和竹亚南轩。
豆枕欹凉冷,莲峰入梦魂。
窗多斜迸湿,庭遍瀑流痕。
清兴知无限,晴来示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