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没(bù méi)的意思:形容不断进步,永不满足。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自然的景象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与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天地长不没,万理自森著。” 开篇即以天地的永恒与万物的繁盛对比,强调了自然法则的不可动摇性。天地长存,万物生长,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生命的背景。这里的“不没”和“自森著”分别描绘了天地的永恒存在和万物的生机勃勃,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壮丽的画面。
“寒暑日相催,如何舍此去。”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时间的流逝,寒暑交替,岁月如梭,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面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时,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如何在这短暂的生命中寻找到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宇宙的奥秘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探讨,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八重揖客
踞厕视将军,不冠见丞相。
长儒前奏事,上独避武帐。
天子犹然赐颜色,将军顾不重揖客。
将军贵幸莫与比,拜者何足齿。将军所重乃在此。
拜者日益疏,揖者日益亲。
我知将军非凡人,诸公一任膝屡屈,将军视之如无物。
吁嗟乎!
岂惟将军重揖客,独不见,张公亦结王生袜。
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腐儒对
臣何跪言,天下已定,项籍诛九江,王布今剖符。
陛下乃欲折臣之功,谓臣为腐儒。
忆昔彭城战不利,陛下出梁至于虞。
私计天下事,环顾左右无足图。
臣时为谒者,欲效区区请使淮南。
陛下幸听臣言,不以臣为愚。
臣诚腐儒乃与二十人俱,布从臣策,与臣问道归汉,遂许陛下以驰驱尔。
时若不用腐儒,纵有骑五千卒五万,陛下能取淮南无?
臣何独掉三寸舌,骑兵步卒皆不如。
今天下已定,陛下于臣无所须。呜呼!
陛下于臣虽无须,前事俱在不可诬。
奈何折臣之功,谓臣为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