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夔州》
《夔州》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句  押[先]韵

路入巴渝两蜀,江连荆楚三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渝(bā yú)的意思:指巴蜀和渝州,泛指巴蜀地区。

荆楚(jīng chǔ)的意思:指湖北和湖南两个省份,也用来表示楚地。

两蜀(liǎng shǔ)的意思:两蜀是指蜀地,即四川和云南两个省份。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地方的人或事物相似,没有太大的区别。

三川(sān chuān)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水系,也可泛指三个重要的区域或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心中的情感世界。开篇“路入巴渝通两蜀”,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勾勒出一条贯穿巴蜀地区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是物理上的连结,更象征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江连荆楚接三川”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联结,将巴渝之地与更远的荆楚(今湖北、湖南一带)以及三川(可能指长江及其两大支流汉水、沔水)相联系,展示了一种水陆交通的繁荣景象。

诗中使用了“通”、“连”、“接”等动词,强调了空间上的连接和延续,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既开阔又紧密。同时,这样的描写也隐含着对统一与和谐的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山川河流常常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它们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文人墨客情感寄托的载体。

诗人的笔触雄浑有力,每个字眼都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样的诗句,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读者在欣赏之余,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美好情怀。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庚寅除夕

六六光阴又九年,细将新事较从前。

风云语步都成错,冰雪心期益自坚。

隔院笙歌闻别调,满庭灯火散浮烟。

诗成留待明朝写,閒伴春风上锦笺。

(0)

送董廷瑞赴南台

圣主忧民重宪臣,绣衣持斧出枫宸。

范滂久负澄清望,赵抃生怀献纳勤。

肯使豺狼当毂道,坐令枯槁发阳春。

清霜烈日江淮路,莫谓相逢有故人。

(0)

耕乐为吴江士人作

宦游京国久蹉跎,老去躬耕奈乐何。

田畯有怀时见候,农人无事日相过。

污邪水满菰蒲长,高陇春深菜麦多。

几度报田归去晚,醉中犹唱饭牛歌。

(0)

赴京辞亲

几年衰薄望成名,暂得微名又远行。

夜雨萱花偏有感,西风椿树正含情。

黄金秖为书收尽,白发惟因教子生。

安得登科亲未老,綵衣光照锦衣荣。

(0)

宿玄真与故人叙旧

旷望三秋别,浮游百感身。

可怜前度客,不见旧时人。

老病催年尽,荣华过眼新。

直须同畅饮,一醉尚青春。

(0)

题晓岑卷

山居高寂景,最爱乍明天。

西岭月犹在,东林人尚眠。

晨光佳胜夕,朝气爽通玄。

日午红尘动,清华不似前。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