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愁无色烟犹在,替恨成啼露未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叶 落 唐 /吴 融 红 影 飘 来 翠 影 微 ,一 辞 林 表 不 知 归 。伴 愁 无 色 烟 犹 在 ,替 恨 成 啼 露 未 晞 。若 逐 水 流 应 万 里 ,莫 因 风 起 便 孤 飞 。楚 郊 千 树 秋 声 急 ,日 暮 纷 纷 惹 客 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郊(chǔ jiāo)的意思:指人离开家乡、远离亲人、离故土而居。
辞林(cí lín)的意思:
(1).著述之林。指诗文的总汇。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歷观文囿,泛览辞林。”
(2).旧时亦用作称颂文人饱学的敬词。《陈书·周弘正传》:“尚书右僕射、领国子祭酒、 豫州 大中正 弘正 ,识宇凝深,艺业通备,辞林义府,国老民宗,道映庠门,望高礼阁。”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客衣(kè yī)的意思:指外来的客人,也指外地来的人。
林表(lín biǎo)的意思:指在林木繁茂的地表上,形容众多的人或事物集中在一起,数量众多。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一辞(yī cí)的意思:指一句话、一番话、一篇文章等言辞。
知归(zhī guī)的意思:指明白事理、懂得回归本心。
- 注释
- 红影:红色的叶子。
翠影:绿色的景物,这里指绿叶。
一辞:一旦离开。
林表:树林的边缘,此处代指树枝。
伴愁:伴随着忧愁的情绪。
无色:失去了颜色,这里指景色黯淡无光。
烟犹在:烟雾依然存在。
替恨:代替心中的怨恨。
若逐水流:如果随着水流。
应万里:能够漂流很远。
莫因风起:不要因为风的吹动。
孤飞:独自飞翔。
楚郊:楚地的郊外。
千树:形容树木众多。
秋声急:秋天的声音急促,指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日暮:傍晚时分。
纷纷:形容落叶多而杂乱。
惹客衣:沾染上过客的衣服。
- 翻译
- 红叶轻盈飘落,绿意微微消退,一旦离开枝头就不知道归向何方。
伴随着忧愁没有了色彩,烟雾依旧缭绕,代替怨恨化作未干的露珠,仿佛在哭泣。
如果随着流水应该能漂泊万里,切莫因为风起就独自飞翔远离。
楚地郊外千树的秋声急促,黄昏时分,落叶纷纷,沾惹过客的衣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思和秋天的萧瑟景象。"红影飘来翠影微",通过对树叶颜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暗示着季节的变换与心境的改变。"一辞林表不知归"则明确了诗人的离别之情,他离开了熟悉的地方,却不知道何时才能返回。
接着的两句"伴愁无色烟犹在,替恨成啼露未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思。烟雾虽然没有颜色,但它似乎承载着诗人的忧愁,而那尚未干涸的露水,也仿佛是他内心不断滴落的哀伤。
在"若逐水流应万里,莫因风起便孤飞"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警示。水流可以绵长千里,但如果像落叶随风而去,就会感到孤单和无依。
最后两句"楚郊千树秋声急,日暮纷纷惹客衣"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描写。在楚地郊野的千树之中,秋风吹过发出急促的声音,而日暮时分,纷飞的落叶也让行人不禁感慨,似乎连衣服都被这份萧瑟所沾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细描写,以及对离别和哀伤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感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雁门太守宅行
雁门太守食雁美,第宅峥嵘甲闾里。
罘罳春罥游丝长,帘幕昼影秋波香。
堂下笙歌堂上舞,客起持翿主击鼓。
银河没尽明月无,已见城头三足乌。
主人沉饮呼不醒,辘轳閒挂梧桐井。
十年之后客重来,但见井枯池涸生莓苔。
大屋沉沉如梦里,姓名已易他人主。
银河明月依旧临,空闻鸟雀黄昏深。
眼底沧桑如反掌,石田茅屋儿孙长。
别泰山拟唐李白·其一
自我来泰山,于今忽五年。
每登日观峰,并坐肩吾轩。
方瞳被两鬓,宛若垂云烟。
佩服龙门衣,霞彩光晔然。
谓我畏垒山,曾共桑庚眠。
重来五千载,一笑俱忘言。
而乃天仙姿,畴能识毫颠。
既来不须臾,又复归沧田。
揽衣不能下,泪下如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