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方笑歌,谁人吟败荷。
但言为秋惜,不道碍船过。
江头浪如屋,今夜奈风何。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败荷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有客方笑歌”,描绘了一幅欢愉的画面,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即将展开的哀愁情绪。接着,“谁人吟败荷”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诗的主题——败荷。败荷,即枯萎凋零的荷花,常被视为秋天的象征,蕴含着季节更替的哀愁。
“但言为秋惜,不道碍船过。”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人们只是惋惜秋天的到来,却未意识到这秋意已悄然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船只的行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使得败荷的形象更加生动。
“折柄刺芒在,乱丝根本多。”这两句详细描写了败荷的形态特征。折断的荷柄上还残留着刺芒,乱丝般的茎叶中隐藏着众多的根部。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也暗示了败荷生命力的顽强,即使在衰败之际,仍能展现出坚韧的一面。
“江头浪如屋,今夜奈风何。”最后两句将败荷置于更大的自然背景之下,江面波涛汹涌,如同房屋一般高大,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同时,诗人借由“今夜奈风何”的疑问,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败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通过对比、拟人、细节描写等手法,营造出一种既哀愁又壮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碌碌复碌碌,浮生如转毂。
帝宏匝地罗,人窘弥天狱。
堕地三十载,强半是颦䠞。
算喜无十星,量愁有千斛。
十五岁以前,师傅苦拘束。
朝愁日上舂,暮愁书难读。
十五岁以后,龟手事场屋。
儒中卞去头,宦网又缠足。
千眄得一官,万眄得微禄。
谁知徼五斗,妻子转枵腹。
颜色低上官,肝肠枯案牍。
举止动得过,憎恚若相触。
月不十回圆,酒无三朝熟。
来者不可知,去者不可赎。
欲留色枯槁,欲归心彳亍。
一病觉昨非,万仞遂黄鹄。
勿以径寸荣,易兹寻丈辱。
下马一言,不及暄寒。昔年毛羽,今日肺肝。
我怀如痞,君怀几许。登堂直视,无心可举。
明月浮空,清霜堕地。将军北园,金吾西第。
罗屏昼掩,金罍夜开。呼卢射覆,飞爵流杯。
吾为若舞,若为吾歌。剑去龙沉,逝将奈何。
情长刻短,炉寒火青。歌尊乱箸,谁是主人。
鹏飞九万,为鸴鸠笑。我欲携君,连翩海峤。
自昔衣冠会,都非江海情。
君今读书处,披槛湖波平。
鸥鸟时时下,条风个个轻。
一群飞的历,数点立分明。
忽破春山翠,平添烟水清。
孤栖如有约,一饱便无营。
愧杀鹓行地,愁听凤沼名。
忘机但来往,何必更寻盟。
有一苦行僧,鹄形尼干面。
丈八铁锒铛,项锁复腰缠。
胡跪合掌言,沙门有深愿。
不爱摩衲衣,不乞伊蒲馔。
公是白尚书,灵山旧法眷。
为我施词组,欲作西归传。
我已堕疑城,地狱急如箭。
斗大青莲花,对眼未能见。
汝缚汝自解,无缚汝从便。
有言添汝缚,无言当汝荐。
何烦贤圣偈,况乃凡夫谚。
勿学文畅师,生买昌黎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