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
吾友应相笑,辛勤道未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深山之中的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开篇“深山多隙地,无力及耕桑”表明诗人所处之地偏远且不适宜农作,但诗人并未从事农业生产,这可能是出于个人选择或客观环境的限制。
接着“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则透露了诗人的真实身份和内心追求——他是一位致力于文学创作的文人,忙碌于文字狱中,寻觅着佳句美丽。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与投入。
“破窗风翳烛,穿屋月侵床”则是对山中生活环境的生动描绘。破旧的窗户让夜风轻拂进来,而室内的灯火也因之摇曳;月光如水般悄然流入房中,直至诗人的床前。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
最后,“吾友应相笑,辛勤道未光”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自我励志。诗人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理解并欣赏他的选择,而他自己也在不断地努力,不让辛勤付出的劳动化为泡影。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位文人的隐逸情怀和艺术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孤独感和坚守自我理想的决心。
秋风脱叶尽,弱质例可憎。
乐圃森老木,深苍郁奔腾。
中有白眉子,貌古心亦澄。
岁寒俪松筠,岂直朱丝绳。
篮舆一寻访,相携得良明。
促膝对软语,沉忧释春冰。
丛编出奇踪,璀璨献与凝。
雕戈及篆鼎,往往见未曾。
惭君倾佳酿,幽亭暮方登。
但怪一林白,孤蟾自东升。
斯须接诗战,掉鞅苦不胜。
羡子醉经史,吾方着弓矰。
白眼安取转,尊拳恐相仍。
见子意已足,何须酒如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