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泉新作雨,装树巧留烟。
疏风奏檐佩,无梦到钧天。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风光图。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选择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徇俗非能事"一句直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不愿意追逐世俗的繁华,而是更倾向于隐居山林,将自己的宿命定格在这片宁静之地。"便幽定宿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选择,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归宿。
接下来的两句"跃泉新作雨,装树巧留烟"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间景象。"跃泉"形象地展示了泉水跳跃的生机,而"新作雨"则暗示着自然界中雨水的循环,为山林带来滋润。"装树巧留烟"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写,似乎树木都在有意无意间保留着那份淡淡的云雾。
"雀喜频频下,蜂知小小穿"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林中生命的活力。"雀喜频频下"描绘了一幅鸟儿在树梢间欢快飞翔的情景,而"蜂知小小穿"则表现了蜜蜂对花间细微空隙的熟悉与利用。
最后两句"疏风奏檐佩,無梦到钧天"以轻柔的笔触结束了这首诗。"疏风奏檐佩"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的和谐之声,而"无梦到钧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感悟,以及对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古人文莹理,后人工作文。
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
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
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冲冒恤寒温。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
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熏。
年老目飞花,心化柳生肘。
万事元一梦,古今复何有。
六月苦夜短,午昼何其久。
颓然北窗下,竹风休两手。
昏昏不复知,酣适如中酒。
睡乡日月长,椿灵未为寿。
形存若蝉蜕,质槁如木朽。
荣辱漫纷纷,正梦那复受。
有梦尚有思,无梦真无垢。
欲呼李太白,醉眠成二叟。
忆昔叨从班,入朝大明宫。
五更催上马,梦里过万松。
想见天竺山,九重吟清风。
头垢不暇梳,爬搔常靡通。
今来幸閒放,栉比肯匆匆。
清晨解絛辫,千梳复重重。
不羡列御寇,散发摇风鬃。
气舒两目明,顿与离朱同。
此乐岂易得,快意适相逢。
再拜复再拜,深恩荷天公。
丹葩翠叶竞妖浓,蜂蝶翻翻弄暖风。
濯雨正疑宫锦烂,媚晴先夺晓霞红。
芬菲剑外从来胜,欢赏天涯为尔同。
却想乡关足尘土,只应能见画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