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酡颜(tuó yán)的意思:脸色发红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高咏(gāo yǒng)的意思:指能够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歌颂某人或某事物。
皇风(huáng fēng)的意思:指君王的风采和威严。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腊蚁(là yǐ)的意思:比喻小器、吝啬的人。
流霞(liú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出美丽绚丽的彩霞景象。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童稚(tóng zhì)的意思:指年幼天真无邪的孩童,也可形容成年人举止幼稚、不成熟。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乡县(xiāng xiàn)的意思:指乡村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形容相隔很近的地方。
乡傩(xiāng nuó)的意思:乡傩是指乡村中的一种特殊角色,用来形容乡村中的恶霸或恶势力。
喧哗(xuān huá)的意思:喧闹吵嚷,声音大而刺耳。
颜发(yán fā)的意思:形容脸色红润,容光焕发。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远迩(yuǎn ěr)的意思:形容距离非常远,指远方。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回忆童年时期家乡的热闹景象与如今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句“忆我童稚时,乡傩竞喧哗”描绘了诗人儿时家乡的欢乐场景,乡间的傩戏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接着,“自从别乡县,岁岁天之涯”转折,诗人感叹自离开家乡后,年复一年,漂泊在外,远离了熟悉的土地和亲人。
“俯仰能几时,两鬓忽已华”两句,诗人感慨时间飞逝,转眼间自己已两鬓斑白,岁月不待人。接下来,“今年在京国,腊蚁汎流霞”描述了诗人现在身处京城,腊月时节,与友人共饮美酒,享受节日的欢乐。
“酡颜发高咏,悠悠兴何赊”则表现了诗人饮酒后的醉态和高歌,心情悠然自得,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难以持久。“皇风无远迩,四海同一家”最后两句,诗人借以表达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向往和祝福,希望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团结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对比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变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老去也
惆怅人生不满百,一事无成头雪白。
回看幼累与老妻,俱是途中远行客。
匣中旧镜照胆明,昔曾见我髭未生。
朝巾暮栉不自省,老皮皴皱文纵横。
合掌髻子蒜许大,此日方知非是我。
暗数七旬能几何,不觉中肠热如火。
老去也,争奈何,敲酒盏,唱短歌。
短歌未竟日已没,月映西南庭树柯。
春居即事
云密露晨晖,西园独掩扉。
雨新临断火,春冷著单衣。
榆荚奔风健,兰芽负土肥。
交亲不是变,自作寄书稀。
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
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
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从他白眼看,终恋青山郭。
林栖非姓许,寺住那名约。
会异永和年,才同建安作。
何烦问更漏,但遣催弦索。
共说长句能,皆言早归恶。
那知殊出处,还得同笑谑。
雅韵虽暂欢,禅心肯抛却。
一宿同高会,几人归下若。
帘开北陆风,烛焯南枝鹊。
文场苦叨窃,钓渚甘漂泊。
弱质幸见容,菲才诚重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