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杉已在望,尚有七里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 灵 鹫 宋 /王 之 道 我 闻 西 灵 鹫 ,幽 奇 冠 龙 舒 。山 神 知 我 来 ,夜 雨 自 涤 除 。篮 舁 犯 霏 微 ,敢 惮 石 径 纡 。清 风 偃 林 柯 ,征 衣 尽 沾 濡 。樵 人 向 我 言 ,君 行 欲 何 如 。松 杉 已 在 望 ,尚 有 七 时 馀 。崎 岖 雨 过 水 ,蹊 云 上 天 衢 。飞 楼 及 涌 殿 ,峥 嵘 映 浮 屠 。幽 鸟 若 相 喜 ,好 音 弄 笙 竽 。为 言 一 宿 觉 ,何 妨 更 踟 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涤除(dí chú)的意思:彻底清除、洗刷干净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飞楼(fēi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而雄伟。
风偃(fēng yǎn)的意思:指草木随风摆动,比喻人没有主见,随波逐流。
浮屠(fú tú)的意思: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中楼阁。
过水(guò shuǐ)的意思:指通过水流过,形容事物被冲刷洗涤或经历了一番磨砺。
好音(hào yīn)的意思: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悦耳的音乐。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篮舁(lán yú)的意思:指人们共同努力,共同承担困难或重任。
林柯(lín kē)的意思:指人多而杂乱,形势复杂。
灵鹫(líng jiù)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敏锐的人。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樵人(qiáo rén)的意思:指勤劳的农民或劳动者。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山神(shān shén)的意思:指山中的神灵,也泛指山中的精灵或神秘力量。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神知(shén zhī)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智慧超群。
笙竽(shēng yú)的意思:形容音乐不协调,不和谐。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天衢(tiān qú)的意思:指大道、大街,也比喻主要的道路或通道。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西灵(x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洪亮。
一宿(yī xiǔ)的意思:指一晚上、一夜的时间。
幽奇(yōu qí)的意思:幽暗而奇特,形容景物或事物特殊而神秘。
云上(yún s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或人物处于高处,超越常人,非常出众。
在望(zài wàng)的意思:指事物即将到来或即将实现。
沾濡(zhān rú)的意思:指被染上或沾染上不好的事物,比喻与坏人或坏事有关联。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一宿觉(yī xiǔ jué)的意思:指一夜之间。形容时间短暂。也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很快。
- 注释
- 西灵鹫:地名,可能指一处名胜。
幽奇:幽静而奇特。
篮舁:竹篮,古代搬运物品的工具。
霏微:细小的雨点或雾气。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征衣:远行者的衣服。
樵人:砍柴的人。
七里馀:约七里多的路程。
蹊云:云雾缭绕的小路。
峥嵘:形容建筑物高大、奇特。
浮屠:佛塔。
相喜:互相欢喜,这里指鸟儿欢迎。
踟蹰:犹豫不决,此处指停留欣赏。
- 翻译
- 我听说西灵鹫山,景色奇特胜过龙舒。
山神似乎知道我要来,夜晚下起雨,自然洗净了尘埃。
我提着竹篮,穿越微细的雨雾,不畏山路曲折。
清风吹过树林,我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湿。
樵夫对我说,你此行要去哪里呢?
松树和杉木已在眼前,还有大约七里的路程。
雨后山路崎岖,云雾弥漫,仿佛通往天空的道路。
高耸的楼阁和涌出的宫殿,在佛塔的映衬下显得雄伟。
幽深的鸟儿似乎很高兴,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他们告诉我,哪怕只住一晚,不妨慢慢欣赏这片风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漫步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开篇即以“西灵鹫”、“幽奇冠龙舒”展现出一片神秘而又壮丽的景象,诗人似乎能够感受到山神的知晓,夜雨如同清洗一般,为他的到来铺就了一条干净的道路。
诗中“篮舁犯霏微,敢惮石径纡”表达了行者对崎岖小路的畏惧,但这也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清风在林间吹拂,征衣湿透,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
樵夫(樵人)的出现,为诗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他询问行者的去向,行者似乎已经规划好前路,只需再走七里即可到达目的地。雨后的水声、云间的蹊径,都在诗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飞楼及涌殿,峥嵘映浮屠”一句,描绘了山中的建筑与天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壮丽画面。幽深处的鸟鸣,乐音悠扬,都让人感到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最后一句“为言一宿觉,何妨更踟蹰”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这片美景中多留一夜,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