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八》全文
- 注释
- 长干桥:古代地名,位于南京。
即:就是。
乌衣:古时官宦人家聚居区。
屠沽:屠夫和卖酒的人。
卖菜儿:卖菜的小贩。
晋殿:指晋朝的宫殿。
吴宫:指吴国的宫殿。
犹:仍然。
碧草:青翠的草。
玉亭谢馆:贵族或文人雅士的住所。
尽:全部。
黄鹂:一种鸣声悦耳的鸟。
- 翻译
- 长干桥外曾是繁华之地,如今成了卖肉卖菜的小摊。
昔日的晋朝宫殿和吴国宫苑,现在只剩下一片碧绿的草地,玉亭谢馆中空荡荡的,只有黄鹂鸟在歌唱。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律诗中,描绘了一幅时光流转、世事沧桑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长干桥外即乌衣,今著屠沽卖菜儿。"
这里的“长干桥”是唐代才女薛涛的一处旧地,她曾在此地与丈夫相会,而今时今日,诗人自己却身着简陋的衣衫,在桥外辛勤地贩卖酒和蔬菜,以维持生计。这个对比凸显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晋殿吴宫犹碧草,玉亭谢馆尽黄鹂。"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晋殿吴宫”指的是古代的皇宫,而今朝不过是长满了碧绿的野草。“玉亭谢馆”原本应是豪华建筑,现却只剩下一片荒凉,连鸟儿也变成了一群黄鹊飞鸣。这里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如今荒凉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个人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以及对个人生活境遇的无奈接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文源朱二过溧阳道上二首·其二
路歧苦奔峭,村舍多萧索。
远水明石渠,疏雨散林薄。
唧唧栖鸟喧,澹澹油云幕。
颓阳即主人,野饭开山酌。
穷途赖所欢,言笑解寂寞。
丈夫江海心,何事劳羁缚。
弭棹息远游,长歌耕负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