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看尘外续,火辨劫前烧。
梵僧家姓竺,梁帝寺名萧。
阿育(ā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于长寿、健康、幸福的祝愿。
碑记(bēi jì)的意思:指留下记录或纪念的文字或事物。
北固(běi gù)的意思:北方的堡垒
贝阙(bèi quē)的意思:形容非常贫穷,一无所有。
碧落(bì luò)的意思:碧落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蓝天或苍穹。它常用来形容天空的广阔和美丽。
波旬(bō xú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稳定。
禅机(chán jī)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机智、巧妙和灵活的方式。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诚心(chéng xīn)的意思:真诚的心意或态度
锄除(chú chú)的意思:用锄头除去杂草,比喻除去坏人、坏事。
翠柏(cuì bǎ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品质高尚、坚贞不屈。
丹霄(dān xiāo)的意思:丹霄指红霞满天,形容晴朗明亮的天空。
动摇(dòng yáo)的意思:动摇指人在信仰、立场、决心等方面发生变化,不坚定或不稳定。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梵僧(fàn sēng)的意思:指修行虔诚、慈悲善良的僧人。
飞身(fēi shēn)的意思:形容身体迅速地离开原地或跃起的动作。
愤恚(fèn huì)的意思:愤怒和恼怒的心情。
浮碧(fú bì)的意思:指水面上泛起的青绿色。也用来形容水中的景色美丽。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幻术(huàn shù)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法和技巧进行的魔术或表演。
矜骄(jīn jiāo)的意思:自负自满,过于自高自大
金灯(jīn dēng)的意思:指照亮人心的明灯,比喻智慧或启示。
旌幡(jīng fān)的意思:旌旗和幡帜。比喻声势盛大,气势熏人。
铃铎(líng duó)的意思:铃铎是指古代寺庙中悬挂的铃和钟,也泛指钟、铃等发出的声音。在成语中,铃铎常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凌虚(líng xū)的意思:高出其他人或事物,超越于虚空之上。
流沙(liú shā)的意思:比喻难以逃脱的危险或困境。
六朝(liù cháo)的意思:指南朝、东晋、南朝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合称。
龙母(lóng mǔ)的意思:指具有威严、权威的女性,也指拥有强大力量的女性。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青莲(qīng lián)的意思:青莲是指莲花的一种颜色,也比喻品质高尚、清白无暇的人。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三田(sān tiá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能够以极少的粮食度日,形容节约粮食或物资的能力。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山洞(shān dòng)的意思:指山中的洞穴,比喻隐蔽的地方或秘密的场所。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袒膊(tǎn bó)的意思:指露出胳膊,不穿衣服或不戴袖套。
五岳(wǔ yuè)的意思:五岳是指中国境内的五座最高的山峰,也用来比喻五个最重要的地方或者人物。
霞明(xiá míng)的意思:指太阳初升时,云雾散尽,霞光明亮的景象。比喻事物初露端倪,即将显露出来。
心化(xīn huà)的意思:指心境转变,内心发生改变。
虚旷(xū kuàng)的意思:指空荡无物,没有实质内容的状态。
喧嚣(xuān xiāo)的意思:喧闹吵杂、嘈杂喧嚣的声音。
雁王(yàn wáng)的意思:雁王是指领导能力出众的人,也可以指在某一领域中卓越的人才。
一瓢(yī p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玉碗(yù wǎn)的意思:玉碗是指用玉石制成的碗,比喻非常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障业(zhàng yè)的意思:障碍、阻碍事业的发展
珠宫(zhū gōng)的意思:指华丽、豪华的宫殿或居所。
柱史(zhù shǐ)的意思:柱石,指古代纪念碑上刻写的历史记载。比喻重要的历史资料或纪实。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诸佛刹的壮丽景象与佛教修行的氛围。首句“佛日千岩静”,以佛光照耀千岩万壑,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的“人天万壑遥”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宁静的视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珠宫浮碧落,贝阙抱丹霄”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佛刹比作浮在碧空之上的明珠宫殿和怀抱丹霄的贝壳城阙,形象地展现了佛刹的庄严与神秘。接着,“玉碗霞明灭,金灯月动摇”描绘了佛刹中光影交错的美丽景象,既有霞光的明灭,又有金灯在月色中的摇曳,增添了诗的动态美。
“旌幡朝雾结,铃铎夜风飘”则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如朝雾中的旌幡和夜风中飘动的铃铎,进一步渲染了佛刹的静谧与超凡脱俗。而“袒膊眠山洞,飞身渡海潮”则展现了僧侣们艰苦修行的生活状态,他们或在山洞中裸身静卧,或在海潮中飞跃,体现了佛教修行的坚定与毅力。
“香看尘外续,火辨劫前烧”两句,通过香火的延续和火光的辨识,暗示了佛教修行的永恒与超越。接下来的“阿育诚心化,登伽幻术调”则提到了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阿育王的诚心与登伽菩萨的幻术,表达了对佛教智慧与法力的敬仰。
“波旬回愤恚,戈利失矜骄”两句,通过描述魔王波旬的愤怒转变为平静,以及戈利的骄傲消失,象征着佛教教义对人心的净化与转化。最后,“塑壁环双树,镵碑记六朝”则点出了佛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塑像围绕着两棵圣树,碑文记录着六个朝代的故事。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佛刹的壮丽景象,也深刻地反映了佛教修行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