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四十六》
《己亥杂诗·其四十六》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乌呼碑下吊忠臣蹈海人人帝秦

震地哭声涂地血,大东扶起一红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东(dà dōng)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规模、程度或力量很大。

蹈海(dǎo hǎi)的意思:勇敢地冒险或毅然决然地迎接困难。

帝秦(dì qín)的意思:指极为威严、统治力强大的君主。

海人(hǎi rén)的意思:指在海上工作或生活的人。

红轮(hóng lún)的意思:红色的轮子,比喻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涂地(tú dì)的意思:形容非常厉害或极其压倒性的力量或能力。

乌呼(wū hū)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深沉。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蹈海人(dǎo hǎi rén)的意思:指勇敢无畏的人,愿意为了正义或理想而冒险或牺牲自己的人。

鉴赏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四十六)》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乌呼碑下吊忠臣”开篇,表达了对历史中忠诚之士的深切缅怀与敬仰。接下来的“蹈海人人耻帝秦”,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批评了秦始皇的暴政,暗示着对忠诚者的保护与对暴君的谴责。随后,“震地哭声涂地血”描绘了历史上的悲壮场景,强调了忠诚者为国家和正义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最后,“大东扶起一红轮”寓意着在历史的长河中,忠诚与正义最终会得到彰显,如同一轮红日升起,照亮黑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遵宪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情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公正与道德价值的坚持。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富村翁

家世本山丘,事业惟田畴。

经年一到县,半生不到州。

赴斋乘牝马,宰社椎肥牛。

爟干一雨足,谈笑复歌讴。

多收十斛麦,心轻万户侯。

黍谷归仓廪,高声便唱筹。

历书不会看,何以辨春秋。

花开是春种,花落是秋收。

晦前月如盘,朔后月如钩。

胸中无别虑,身外复何求。

吾惟曾作吏,浸淫有智谋。

若是终田舍,此老共为俦。

(0)

晚出都门登寺閤

柳叶桃花雨夜干,今年寒食在长安。

淹留不为依双树,蹭蹬合应笑一官。

行出都门常日暮,到来客舍已春阑。

芳菲满眼心无奈,祇上毗卢閤上看。

(0)

晓发卢沟望京城有感

大车殷地扬尘起,小车轧轧鸣不已。

苍凉似是长安日,呜咽元非陇头水。

玉辇南行筑将台,九重宫阙何崔嵬。

卢沟桥上阑干曲,不似行人肠九回。

(0)

寻隐者不遇

杖藜徐步出荒原,漠漠寒云掩洞门。

流水桃花人不见,孤莺飞过绿杨村。

(0)

杨山人寻仙歌

鬒发尽白雪垂肩,玉颜桃花如少年。

人言世事了不对,坐中往往爱逃禅。

一朝寻仙游五岳,踏穿芒鞋不停脚。

朝登快阁挹流霞,暮宿云房捣灵药。

会言曾见裴庆父,弃妻走入真人府。

卧处草深三尺余,每入空山骑饥虎。

陌上忽逢铜鼓张,一片青毡单掩阳。

暝归岩洞抱龙宿,腥涎满身闻异香。

大岳人传大造化,夜走深山及奔马。

人问真言一字无,只把圆圈手中画。

后来作者张雪樵,雪山枯坐影萧萧。

自云参透元宫事,已见三花顶上飘。

龙宫主人杨伯雨,啬精炼形如处女。

百尺梯桥万丈潭,携至希夷讲经处。

七星岩下张光明,施药归来眼倍青。

怪松无枝洞底黑,日日鞭龙上太清。

大聂小聂见最晚,气爽神清意诞散。

半榻山云千卷书,相过一饱黄精饭。

归来招予早避名,人间寂寞道初成。

盘陀石上跏趺坐,固守虚无专养婴。

(0)

吴姬

少小入金宫,皃如芙蓉姿。

明晨趋兰殿,暮归华清池。

零露凄皓腕,弄波月上时。

芙蓉卷秋水,幽芳良自持。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