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
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馀槐穟重,霜近药苗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机的秋园景象。开篇“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两句,设置了整个诗境的基调,一个不为人知的园囿,在秋天的阳光下散发着淡雅的清香。"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接着描绘出蝉在水边鸣叫,而大雁则飞越屋檐,表现了季节更替和自然界的生动感。
“雨馀槐穟重,霜近药苗衰”两句,通过对秋后雨水滋润槐树枝叶,以及将至的霜冻影响药草生长的情景描写,强化了季节的氛围和生命力。
最后,“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荣华的超然,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朝簪”指的是官场中的高位显贵,而“野客”则代表着远离尘世、自由逍遥的隐逸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昔闻李太白,山东饮酒有酒楼。
今我登楼来,北风吹发寒飕飕。
太白天酒仙,人间不可留。
金光绛气九万里,翩然而上骑赤虬。
左蹴大江涛,右翻黄河流。
手攀北斗招摇柄,琼田倒泻银湾秋。
银湾吸乾日月液,蟾惊乌泣黄姑愁。
太白方悠然,掀髯送汀鸥。
炯如晓霞一点映秋水,红痕微涌玉色浮。
太虚变化如蜉蝣,仙今何在不可求。
惟有胸中灿烂五色锦,化为元气包神州。
我欲起仙从之游,安得羽翮飞上昆崙丘。
玛瑙坡前路。认虹桥、高低十里,亭台无数。
落日荒荒红不语,只照长廊短庑。
指断碣、重来摩抚。
南宋衣冠何处是,算六陵并少冬青树。
高隐士,自千古。好山依旧青当户。
想深宵、月明人静,水仙歌舞。
我有先人祠宇在,恰对梅花古墓。
料寒食、清明逢汝。
桐帽棕鞋须结社,须他年、分作湖山主。
图画里,可容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