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上曲一百首·其六》
《塞上曲一百首·其六》全文
明 / 李开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无虏到来传炮火,有人处断炊烟

虚惊自是常事墩堡堪怜不似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事(cháng shì)的意思:常见的事情,平常的事情

处断(chǔ duàn)的意思:指处理问题或纠纷时做出决断,解决疑难情况。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到来(dào lái)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的到来。

断炊(duàn chuī)的意思:指断绝粮食供应,形容生活困苦,无法维持生计。

墩堡(dūn pù)的意思:指人坚固、稳定的心理和思想状态。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虚惊(xū j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危险或问题,却因误会或恐惧而感到惊慌。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事的场景。首句"无虏到来传炮火",暗示了边境平静,没有敌人的入侵,只有偶尔的炮火声传来,可能源于训练或巡逻。"有人行处断炊烟"进一步说明了边疆地区的荒凉和军事戒备,行人稀少,炊烟断续,显示出生活的艰辛。

后两句"虚惊自是寻常事,墩堡堪怜不似前"表达了戍边将士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紧张与不安,即使是虚惊一场也是常态,这反映了战争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同时,诗人感慨昔日坚固的防御工事(墩堡)如今显得不如以前稳固,暗含了战事对边防设施的磨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紧张与寂寥,以及戍边者坚韧与无奈的情感。李开先作为明末清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开先

李开先
朝代:明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猜你喜欢

逆旅书怀

吾生宜客不宜家,今趁轻舟傍浅沙。

天拥云堆浮玉乳,波摇日影弄金花。

诗中已醉那消酒,饭后虽酲可废茶。

安得长闲棹歌里,清风明月任年华。

(0)

到义宁自夏至秋不得家书思亲谋归不遂

散客强名邑大夫,琴堂馀暇北窗孤。

灯前夜雨无宁竹,枕上秋风有战梧。

悬望北音思射雁,满怀东道梦烹鲈。

白云一望二千里,羞听林间反哺乌。

(0)

广州登盖海楼

他求无可洗尘劳,盖海楼馀百尺高。

十万人烟城缭绕,三千世界水周遭。

偏于物外有双眼,正以胸中无一毫。

非与海鸥强相入,海鸥元自是吾曹。

(0)

上广东运副马少卿寿十口号·其三

魁星又转作文星,玉笋班分博士清。

鼓舞辟雍群弟子,依归绛帐老先生。

(0)

咏旱三首·其三

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

乞晴今几日,又以悯雨求。

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

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

(0)

吴元中少宰复官守长沙以诗贺之

眼看乱后几凋年,神护灵光独岿然。

镜里未添新白发,囊中初得旧青毡。

寄书地正当回雁,晤语身方走跕鸢。

社稷于公端可卜,一篇江汉咏周宣。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