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日抱疴掩关谢一切客朝夕相酬往者惟斋中十六君焉兴文托好各赠以诗岁寒之谊要诸白首矣石屏》
《长日抱疴掩关谢一切客朝夕相酬往者惟斋中十六君焉兴文托好各赠以诗岁寒之谊要诸白首矣石屏》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奇峰置案头,恍忆包山麓

万朵洞天云,鞭龙入林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案头(àn tóu)的意思:指案子上的事物,也比喻工作、学习的地方。

洞天(dòng tiān)的意思:洞天指的是隐藏在山水之间的幽静、美丽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境界高深、见识广博。

林屋(lín wū)的意思:指繁荣昌盛,人口众多的地方。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天云(t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长日抱疴掩关谢一切客朝夕相酬往者惟斋中十六君焉兴文托好各赠以诗岁寒之谊要诸白首矣石屏》。诗中描绘了诗人病中独处,与少数挚友相交的情景,通过奇峰、洞天云、鞭龙、林屋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句“奇峰置案头,恍忆包山麓”,诗人将奇峰置于案头,仿佛回忆起包山的景色,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自然景观的向往。接下来,“万朵洞天云,鞭龙入林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神秘的氛围,云朵在洞天中飘荡,如同鞭策着龙进入林屋,既富有动态感,又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在病中独处的日子里,诗人与少数挚友之间的交流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慰藉,这份友谊在岁月的磨砺下愈发显得珍贵。通过赠诗的方式,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也寄托了对友情长久不变的期待,体现了古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与珍视。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泛近华浦舟次白马湖

缚竹苦茅三两家,一湾流水绕门斜。

老渔补网林中坐,祇有间鸥管落花。

(0)

富春

绿水逐舟行,青山夹岸生。

布帆斜日乱,枫树远烟平。

大汉严光宅,东安刺史城。

有怀频览眺,作赋拟《西征》。

(0)

登独石口边城远望作

两山如龙翔,蜿蟺百余里。

长城亘其上,乱石相角犄。

巍巍帝王都,有成斯有毁。

何论穷荒地,千年泣残垒。

筑城声犹悲,垣堞已倾圮。

所嗟秦人愚,贾怨徒劳尔。

新城屹金汤,盛代车同轨。

筑不假民力,工费皆官庀。

宽仁高百王,汪泽唐虞比。

内外方一家,岂藉防奸宄。

庶以壮观瞻,威灵震远迩。

我登城上望,惊砂蔽天起。

云黯孤日黄,霜严百卉死。

一视但茫茫,峰峦势未已。

百夷争效顺,驼马纷填委。

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

入塞折复出,汇作白河水。

望洋趋巨壑,朝宗正如此。

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

其长八十余,矍铄矜动履。

自诉征战劳,回首逾三纪。

曾逐八千卒,歼虏数倍蓰。

裹粮常不继,酸风射眸子。

疮痏犹在体,筋力嗟痹痿。

幸蒙浩荡恩,月支太仓米。

感此再三叹,上马仍徙倚。

时平壮士老,临风徒抚髀。

(0)

清浪滩拜马伏波庙

欲扫蛮烟愿未酬,南征一曲怨壶头。

丈夫裹革寻常事,休念平生马少游。

(0)

礼执客鄂城用和巨来韵见贻事牵未报汉阳舟次次韵寄答

离群剧调饥,晤言暂濡沫。

方快鄂城游,倏有潇湘别。

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

古风不可回,时颇笑迂阔。

长江撼坤浮,舲窗敝天豁。

晚月升虚无,夕霞烂披列。

低昂渔子舟,参差渡人筏。

顾我自夷犹,啸歌为谁发?

征夫出王城,九玩团团月。

人事俄是非,宦途遽得失。

夙怀经世心,讵可违前辙。

飞鸿向长沙,沙渚何当歇。

吾爱武昌山,迟君理布袜。

载收玉与珉,慧珠照澄澈。

(0)

过凤阳城外·其一

帐下居然识帝王,千秋闾墓表滁阳。

时来将相皆同里,泪落英雄有故乡。

芒碣天青云气散,江淮月白水声凉。

龙蛇变灭须臾事,犹指山名号凤凰。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