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东土(dōng tǔ)的意思:东土意为东方的土地,泛指中国。
顿悟(dùn wù)的意思:指突然间明白了事理,豁然开朗,获得了深刻的领悟。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日边(rì biān)的意思:指日出的地方,也指东方。
潸然(shān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时流泪的样子。
上乘(shà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品质或水平达到了最好的程度。
水龙(shuǐ lóng)的意思:指雨水,也可以指下雨。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土法(tǔ fǎ)的意思:指使用简单、原始的方法或手段。
相别(xiāng bié)的意思:相互分别,告别离去。
乡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乡间的山岭,比喻故乡的山水景色或乡村的风景。
在日(zài rì)的意思:在白天期间;在光天化日之下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东土法(dōng tǔ fǎ)的意思:指没有根据、不合逻辑的做法或方法。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赠予一位即将返回日本的僧人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离别的感慨和对其修行生涯的祝福。首句“杖锡去随缘”描绘了僧人手持锡杖,任凭缘分引导的洒脱形象,暗示其云游四方的僧人生活。次句“乡山在日边”则寓言僧人将要回到遥远的日出之地,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遍参东土法”表达对僧人遍访各地佛法的敬佩,体现了佛教的广博和僧人的求知精神。“顿悟上乘禅”则赞美僧人可能在修行中达到了高深的禅定境界,显示出佛法的奥妙和僧人的智慧。
“咒水龙归钵,翻经浪避船”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僧人在海上行脚时,用咒语驱使水龙归顺于他的法器,以及在翻阅佛经时避开风浪的情景,展现了僧人的神通和佛法的力量。
最后两句“本来无去住,相别与潸然”,揭示了佛法的真谛——一切皆空,无来无去,诗人与僧人虽有离别之感,但明白这是世间常态,不禁为之落泪。整首诗情感真挚,富含哲理,是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深情赞颂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