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钩帘起,啼莺乍过墙。
棐几时焚蒳,荒斋亦理觞。
客能从蒋诩,郎自老冯唐。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大航(dà háng)的意思:指船只出海航行,也比喻事业或计划的开始和进行。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花气(huā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温文尔雅。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溪头(xī tóu)的意思:指溪流的起点或源头,也可指事物的开端或起始阶段。
细柳(xì liǔ)的意思:形容女子柔美婉转,如柳枝一般纤细婀娜。
雅游(yǎ yóu)的意思:指文雅的游玩,指人在美景中优雅地游览。
因此(yīn cǐ)的意思:因此表示根据前面所述的原因或情况,所以得出的结论或结果。
自老(zì lǎo)的意思:自己变老了。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的一次聚会,充满了生机与和谐。首联“童子钩帘起,啼莺乍过墙”以孩童拉开窗帘的动作和远处黄莺飞过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日高花气暖,风细柳丝长”两句,通过阳光、花朵、微风和柳条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棐几时焚蒳,荒斋亦理觞”则转而描绘室内的情景,棐几上焚香,荒斋中设宴,体现了主人对聚会的精心准备和对宾客的尊重。接下来的“客能从蒋诩,郎自老冯唐”,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嘉宾的敬重和聚会的高雅。
后半部分“竹下通深径,溪头出大航”描绘了室外的景致,竹林间的小径通往深处,溪流边的大船等待着启程,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雅游因此地,何必让清漳”则表达了聚会地点的优越性,暗示这里足以媲美清漳这样的名胜之地,强调了这次聚会的价值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春日聚会的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捕捉,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的画面。
寒日照疏林,北风何冽冽。
河梁一分手,即为万里别。
去去把征衣,遥遥望车辙。
君行何当还,令我中抱热。
玄冬繁冰霜,江河迥且长。
居常同室欢,奄忽隔两乡。
辰参东西驰,日月互相望。
但嗟行者远,谁怜居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