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北 庭 作 唐 /岑 参 雁 塞 通 盐 泽 ,龙 堆 接 醋 沟 。孤 城 天 北 畔 ,绝 域 海 西 头 。秋 雪 春 仍 下 ,朝 风 夜 不 休 。可 知 年 四 十 ,犹 自 未 封 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海西(hǎi xī)的意思:指远离海洋的西部地区,也可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边远的地方。
绝域(jué yù)的意思:指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龙堆(lóng duī)的意思:指龙的堆积,形容众多的龙聚集在一起。
年四(nián sì)的意思:指人年纪轻,缺乏经验或能力。
西头(xī tóu)的意思:西头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方向或位置向西。也可以表示事物的起点或边界。
雁塞(yàn sāi)的意思:形容道路狭窄,像雁嘴一样狭窄。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 注释
- 雁塞:雁门关,古代中国北方的重要关隘。
盐泽:指盐湖,可能特指某一地区富含盐分的湖泊。
龙堆:古代对西域沙漠地带的称谓,常指新疆的白龙堆沙漠。
醋沟:这里比喻曲折细长的沟壑。
孤城:偏远孤立的城池。
天北畔:天的北边,形容地理位置极其偏北。
绝域:非常遥远的地方,通常指边疆或人迹罕至之处。
海西头:大海的西端,形容极远的海边。
秋雪:秋季下的雪。
春仍下:到了春天雪还在继续下。
朝风:早晨的风。
夜不休:整夜不停。
可知:可以知道,意指不难想象。
年四十:四十岁的年纪。
犹自:仍然。
未对侯: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对侯’是对等的爵位,这里泛指高官厚禄。
- 翻译
- 雁门关通往盐湖之地,龙堆沙漠连接着曲折的沟壑。
孤独的城池坐落在天边的北端,遥远的地域在大海的西岸。
秋天的雪到了春天仍在飘落,早晨的风刮到夜晚也不停歇。
谁能料到已经四十岁了,仍然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孤独与苍茫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远离故土、长久漂泊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两句“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即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又遥远的边疆景观,其中“雁塞”指的是鸟儿飞过的边关,“龙堆接醋沟”则形象地描绘了连绵不绝的山脉与河流,展现了边疆地理的壮阔。
接着两句“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边塞孤独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孤城”和“绝域”的描写,强调了自己所处位置的偏远与孤立,仿佛置身于天地间最为荒凉之地。
下两句“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则转向自然界的刻画。这里的“秋雪”和“春仍下”的交替,以及“朝风夜不休”的持续,不仅表达了时间的长久与无常,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对侯”,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历程的一种反思。在这里,“可知年四十”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中期,而“犹自未对侯”的“未对侯”可能指的是尚未得到朝廷的赏识或者说自己的才华尚未被发现,表达了一种职业生涯上的不满足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自然景观的壮丽以及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