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落(bì luò)的意思:碧落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蓝天或苍穹。它常用来形容天空的广阔和美丽。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画楼(huà lóu)的意思:形容言辞华丽,但实际上毫无实质内容。
帘栊(lián lóng)的意思:指窗帘和窗棂,形容家境贫寒。
嘹亮(liáo liàng)的意思:声音高亢、清脆悦耳。
冷月(lěng yuè)的意思:指寒冷的月光,多用来形容寂静、冷清的夜晚。
清和(qīng hé)的意思:清净和谐,没有纷争。
三弄(sān n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连续三次重复同样的错误或过失。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一篇(yī piān)的意思:一篇表示文章的数量,也可指一篇文章。
余音(yú yīn)的意思:指声音刚刚落下,尚未完全消失的样子。也比喻事情过去了,但还有余波。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不知人(bù zhī rén)的意思:不了解他人的真实面貌或不懂得辨别人的为人品行。
遏行云(è xíng yún)的意思:遏制、阻止行动。
响遏行云(xiǎng è 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声音大得如同遮住了云彩,非常响亮。
- 注释
- 画楼:雕梁画栋的楼阁。
遏:止住。
碧落:天空。
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清:清越。
形容笛声清悠高扬。
帘栊:挂着帘子的窗户。
三弄:指《梅花三弄》。
桓子:晋朝的桓伊。
马融:汉朝人。
有《笛赋》一篇。
尚:还。
- 翻译
- 是谁在美丽的楼阁上吹笛子?悦耳的笛声随着轻风断断续续传来。
当笛声嘹亮时,就像横在碧蓝的天空上阻遏来往的浮云。当笛声清和时,就像随着冰冷的月光照进我的床里来。
笛声优美,就像当年桓伊随兴所至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调的优雅更让人想起马融的笛赋中所用的词句。
一曲吹毕,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还在画楼上,而那嘹亮的笛声却好像还飘荡在空中,久久淡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听到了来自远处楼阁中悠扬的笛声。这种环境和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断续声随断续风"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笛声与夜风相互缠绕,仿佛在空中起舞,一阵紧、一阵松,让人听后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遐想。
"响遏行云横碧落"则进一步描写了笛声如何穿越云层,跨过那如画一般的山谷,声音似乎随着云海飘逸,带给人一种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的感觉。
"清和冷月到帘栊"这句话中,"清和冷月"不仅形容了月色,更暗示了一种淡远之美。"到帘栊"则是指那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下来的"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表明诗人在听笛声时,被激发了创作欲望,用古代文学家桓灵芝和马融为例,写下了一篇怀念古人的文章。这也从侧面展示了诗人对音乐与文学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曲罢不知人在否,馀音嘹亮尚飘空"则是说,当笛声渐渐停止时,诗人也不确定那吹奏者是否还在,而留下的余音却依旧回荡在空中,似乎有一种生命力,久久不散。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无限留恋,以及那种美好的瞬间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对夜笛声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夜晚的意境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流动,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音乐美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龙
春雷一夜天池震,七泽濛濛烟雨暝。
数声惊起卧潭龙,怒捲银涛飞万仞。
黑云影里露奇形,鳞甲错落光纵横。
须鬐奋张耸头角,烱烱射海双瞳明。
伊谁老手妙无敌,夺得天机归笔力。
所翁之后岂无传,只恐惊愁山鬼泣。
龙兮龙兮真有神,须臾变化随屈伸。
何当吸尽沧海水,遍泽枮槁皆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