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
来从佛印可,稍觉魔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玻璃(bō l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脆弱易碎,容易受到伤害或损坏。
多生(duō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轮回转世,多次投胎。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佛印(fó yìn)的意思:指佛陀或佛教的印记,比喻事物的真实本质或重要特征。
耿耿(gě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心思纯正、忠诚坚定。
光圆(guāng y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完美无缺,没有瑕疵。
海南(hǎi nán)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相关联的关系。
饥食(jī shí)的意思:饥饿而进食,形容非常饥饿。
老鸦(lǎo yā)的意思:指年老的乌鸦,也用来形容老年人。
敛收(liǎn shōu)的意思:收敛财物,节约开支
摩尼(mó ní)的意思:摩尼指的是宝石,也可用来形容光彩照人、闪耀夺目。
南村(nán cūn)的意思:南村指的是乡下或偏远的地方。
尼珠(ní zhū)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世尊(shì zūn)的意思:世尊是佛教用来尊称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意为世界尊贵的存在。
宿业(sù yè)的意思:指宿命、前世的因果关系。
一气(yī qì)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做某事,一口气完成某项工作。
印可(yìn kě)的意思:表示同意或批准。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照耀(zhào yào)的意思:指阳光、灯光等照射,使亮起来。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转午(zhuǎn wǔ)的意思:指时间从上午过渡到下午。
摩尼珠(mó ní zhū)的意思:指宝贵的珍珠,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
玉堂仙(yù táng xi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学者在朝廷或学府中以清廉正直、品行高尚而受到尊崇的人。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的“我是玉堂仙”表明诗人自比为仙境之人,既有对佛法的敬仰,也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手持拐杖缓缓进入寺庙,心向佛祖的虔诚之情。这里的“辑杖”一词,与“曳杖”相呼应,不仅是行为上的镜像,也是心灵上的一种净化。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则透露出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官到遥远的地方,但他内心依然保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自许。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认为通过一股坚定的念头,可以消除累世的业障。这种思想体现出苏轼对生命和宇宙的一种深刻认识。
接下来的“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则是对日常生活的写照,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即使在困顿中也能保持一份宁静。
“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这一句,是对佛教法宝摩尼珠的赞美,它象征着智慧之光普照一切。这里的“玻璃盏”可能是指佛前的供献物,通过摩尼珠的光芒照亮,增添了一份庄严与神圣。
“来从佛印可,稍觉魔忙奔”则表明诗人在佛法的指导下,对抗住了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这里的“魔”,可以理解为世间种种烦恼和诱惑,它们如同狂奔的野兽,但在佛印(即佛教智慧)的加持之下,被诗人所克服。
最后,“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则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他不急不躁地观察着周遭的景物,即使到了日落时分,也只是安坐至钟声响起才结束,这种平和的心态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佛教和个人修养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在政治低谷中寻求精神寄托与自我超越的过程。
萼梅抖擞小园中,休妒模糊一腐翁。
世至道衰无善象,人虽裸长不离虫。
借花送日且浮白,易药馀年当运红。
一甲已登殊望外,却忘胪唱报诸公。
生活年年讨六经,庭呈羔雁愧兹深。
明知造化弄人巧,不悔文章丧我心。
博弈场中争树帜,烟花队里乐挥金。
壮年嗜好较人甚,病挽膏肓痛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