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傍行(bàng xíng)的意思:指依附于权贵或富人身边,以获取利益或提升自己地位的行为。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烧云(shāo yú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烟云滚滚的景象。
香气(xiāng qì)的意思:指香味扑鼻,令人陶醉,形容气味芬芳馥郁。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野父(yě fù)的意思:指生活在野外、与世隔绝的人,也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粗野、不拘小节。
寒食节(hán shí jié)的意思:指寒食节期间的禁火、禁烟、禁炊,以及为了追思故人而不食肉食的风俗。
- 注释
- 百花:各种各样的花。
香气:花朵散发的芳香。
傍:靠近,伴随。
行人:路过的人。
花底:花丛下。
垂鞭:放下马鞭,指休息。
日易醺:日子容易使人沉醉。
野父:乡野间的老人。
不知:不了解,不知道。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禁火冷食,纪念忠诚的介子推。
穿林:穿过树林。
转壑:越过山沟。
自烧云:自己生火做饭,烟雾如同云朵。
- 翻译
- 百花的香气伴随着路过的行人,马匹在花丛下停下,日子在陶醉中悄然流逝。
乡间的老人不知道寒食节的存在,自在地穿越树林翻过山沟,自己点燃炊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行程图景。开头“百花香气傍行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花开满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隐含着诗人行走其间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生机。
紧接着,“花底垂鞭日易醺”,则是从动作细节入手,展现出一位策马缓行于花丛之间的情景。这里的“垂鞭”意味着驾驭者无需急促催促马匹,因为整个气氛都是悠闲而放松的,而“日易醺”则增添了一种时间流逝、光阴似箭的意境,仿佛时间在这美丽景致中变得更加柔和。
下一句,“野父不知寒食节”,转换了场景与情感。诗人通过提及“野父”——即生活于田野之中的简单民众,以及他们对传统节日“寒食节”的无知,来表达一种脱离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最后,“穿林转壑自烧云”,则是诗人自身的情感流露。这里的“我”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参与者和感受者。“穿林转壑”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探寻与享受,而“自烧云”则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状态,仿佛诗人的心灵在这片刻的体验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一种超然生活态度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下笛.燕
风定榕阴,停鞭乍睹,似曾相识。
红襟玉剪,独怜花下娇色。
三分板渚三分柳,偏解后三分佳客。
看玉珂交挽,昵他香伴,往来如织。一碧芳心窄。
想浑软腰支,翻飞无力。卿应共惜惺惺,原不相隔。
嫣然喜得周郎顾,恨莫驻悤悤驹隙。
恰记取话呢喃,梦入仙源路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