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蜀僧》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蜀 僧 唐 /周 贺 万 里 独 行 无 弟 子 ,惟 赍 筇 竹 与 檀 龛 。看 经 更 向 吴 中 老 ,应 是 山 川 似 剑 南 。
- 注释
-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弟子:跟随学习的人。
赍:携带。
筇竹:一种竹子,古人常用作手杖。
檀龛:用檀木制成的小屋或存放佛经的盒子。
看经:研读佛经。
吴中:古地区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剑南:唐代行政区划,今四川一带,以其剑山、南江而得名。
- 翻译
- 独自一人在万里之外旅行,没有跟随的弟子,只带着筇竹杖和檀木龛。
他在吴中的老者那里研读佛经,想来是因为那里的山水让他想起了剑南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自踏上远行的僧人形象,手持简易的旅行物品——筇竹和檀龛(一种木制或竹制的佛教坐具),表明其清贫与坚定的信仰。诗中的“看经更向吴中老”可能暗示这位僧人的知识渴望和对佛法的深入研究,他前往吴地(今江苏一带)寻访长者,以求学问。最后,“应是山川似剑南”则通过比喻手法,勾勒出蜀道(四川地区)的险峻景象,将自然之美与艰难的旅途相结合,既映射了僧人内心的坚毅,也烘托出了诗人对其不畏艰险、执着信念的赞赏。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旅行者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僧人的尊重与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闺课
琐琐裙钗,清清闺阁,楚楚功夫。
只禽音穿幕,灯边早起,螺光开盒,镜里晨梳。
问省椿萱,料量松菊。绣绿描红较密疏。
抛针处,又签分四部,斐几摊书。兴来柳絮吟馀。
更减字偷声按谱图。
或闲摹法帖,十三行也,静调清瑟,廿五弦乎。
香爇龙涎,茶烹雀舌,饥饱还教问玉奴。
黄昏后,尚敲棋迟睡,阿母频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