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汤义仍授南太常》
《送汤义仍授南太常》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陵亦是汉西京,君去应专作者名。

长信旧传司马赋,奉常新拜叔孙生。

三山落日移吟舫,六代流风入醉觥。

惆怅同心不同往,暮云空傍大江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长信(cháng xìn)的意思:长时间的信任或长期的信赖。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奉常(fèng cháng)的意思:恭敬地服从并遵守常规或规定。

金陵(jīn líng)的意思:指南京市,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城市。

流风(liú fēng)的意思:指流动的风,形容风势强劲、迅猛。

六代(liù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六代人,也可泛指辈分。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山落(shān luò)的意思:山峰落下,形容山势陡峭。

叔孙(shū sūn)的意思:指叔父和侄子之间的亲属关系。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作者(zuò zhě)的意思:指写文章、著作的人,也可指创作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人。

鉴赏

此诗《送汤义仍授南太常》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以送别友人为主题,寓含深厚的情感与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联“金陵亦是汉西京,君去应专作者名”,开篇即以历史上的金陵(今南京)与汉代的西京相提并论,暗示友人此行的重要性,预示着友人将如同古代文士一般,在新的职位上大展才华,留下自己的名字。

颔联“长信旧传司马赋,奉常新拜叔孙生”运用典故,司马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叔孙生则为东汉文学家叔孙通,以此来比喻友人继承了古代文人的传统,将在新的岗位上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颈联“三山落日移吟舫,六代流风入醉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送别场景。三山指的是南京的三山,落日映照下,友人的小舟缓缓前行,仿佛连同友人的思绪一同飘向远方。六代流风则暗指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氛围,友人在离别之际,似乎还能感受到前人留下的文化韵味,这股韵味也融入了离别的酒宴之中。

尾联“惆怅同心不同往,暮云空傍大江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虽然两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但如今却要分道扬镳,各赴前程。诗人望着暮色中的大江,心中满是惆怅,感叹于时光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有对离别的不舍,同时蕴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柳山石壁凹深泾川公每至坐卧其中余遂表为司马岩并纪一诗

北山多幽踪,灵怪具兹石。

窈曲壶峰房,巉岩老蛟脊。

寒泉界遥青,烟萝缀疏碧。

云构俨成居,神仙合来宅。

司马真天人,辅世应帝谪。

税驾归故乡,徜徉此投迹。

草树徵文章,烟霞卫巾舄。

俯仰皆有馀,动静随所适。

我愿标嘉名,大刻示无易。

盛美垂千秋,留光照山泽。

(0)

湘山杂诗十首·其一古塔

古塔已千载,白骨为黄金。

寒灯耿不灭,照见西来心。

(0)

春日磐石江上

历历春山色,留人坐不归。

空园花自发,芳草雉争飞。

多病怀乡切,端居出郭稀。

尘冠将白首,无乃负渔矶。

(0)

雨中溪行杂诗·其十二

云断雨声歇,水清天影流。

苦吟双短鬓,高枕一扁舟。

(0)

漫兴六首·其二

鹦鹉窥笼百遍,狝猴上树千回。

紫燕衔泥入室,黄麋齧草登台。

(0)

除前五更闻习仪鼓角感而有作二首·其一

苍龙阙动朝元日,玉笋班齐舞蹈时。

枕上忽闻新鼓角,眼中如闪旧旌旗。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