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枉(bù wǎng)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事没有白费心力,没有白费时间,没有白费精力。
梵坊(fàn fāng)的意思:指寺庙、庙宇。也用来形容安静、幽静的地方。
隔世(gé shì)的意思:指不同世界或时空之间的差异,也可指隔离、分隔。
鼓钟(gǔ zhōng)的意思:表示通过鼓励或警示来推动事物发展或改变。
雷火(léi huǒ)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力量或事物。
圣灯(shèng dēng)的意思:指有智慧、有见识、有启发作用的人或事物。
说天(shuō tiān)的意思:胡说八道,说谎或夸大事实。
天池(tiān c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湖泊,形容湖泊辽阔壮丽。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相轮(xiāng lún)的意思:相互轮流、交替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吟僧(yín sēng)的意思:指和尚诵经或吟诗的样子。也可比喻有学问的人或有才华的人。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足下(zú xià)的意思:指脚下,表示位置或地位低下。
作主(zuò zhǔ)的意思:作为主人或负责人来承担责任,做出决定或发号施令。
无地可容(wú dì kě róng)的意思:指没有容身之地,形容被排斥或无法容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天池寺》,通过对天池寺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和深沉的历史感。首句“吴说天池两字真”,开篇点题,"天池"二字被诗人视为真谛,可能暗示着寺庙的神圣与自然的融合。接下来,“梵坊突兀鼓钟声”描绘了寺庙的庄严氛围,鼓钟之声在空中回荡,增添了宁静与虔诚的气氛。
“圣灯逐夜朝文阁,雷火何年损相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内的景象,圣灯彻夜燃烧,照亮文阁,而相轮(佛塔)历经岁月,虽有雷火之灾,仍屹立不倒,象征着佛法的持久与坚韧。
“足下有云如隔世,眼前无地可容尘”运用了比喻,形容身处寺中仿佛与世俗尘嚣隔绝,心灵得到净化,意境深远。最后一句“追严不枉祠忠定,招得吟僧作主人”,表达了诗人对忠定神灵的敬仰,以及对能在此处与吟诵佛经的僧人共度时光的欣喜。
整体来看,董嗣杲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底蕴的天池寺画面,寓含了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莫自板桥从诸父兄往从兄美彰墓上作
伊人不可见,山风落松林。
形骸没颜色,土丘埋素心。
昼鸟啼无听,潦水高为吟。
我来随杖屦,携幼伤情深。
草木自华实,彼穴何冥沉。
丈夫入黄泉,流膏作甘霖。
湿此层崖翠,千载留胸襟。
周视作拱揖,泫泪不能尽。
何况刊箕踞,一饮临苍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