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落叶·其三》
《落叶·其三》全文
清 / 俞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杂遝浑疑万骑催,夜寒齐卷朔风来。

黄榆影落长城暗,紫塞声画角哀。

怀国易添苏武感,无家莫上李陵台

生原大地阑珊质,甘作乾坤废弃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废弃(fèi qì)的意思:指为了做某件事情而连夜工作,甚至连睡觉和吃饭都忘记了。

画角(huà jiǎo)的意思:指用画笔描绘角的形状,比喻能力高超的人。

阑珊(lán sh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兴盛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衰退或停滞不前。

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高耸的台阶或台地,也用来比喻高处或高位。

弃才(qì cái)的意思:指放弃或浪费人才。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塞声(sāi shēng)的意思:指因为害怕或害羞而说话时声音低小、含糊不清。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杂遝(zá tà)的意思:指事物杂乱、混杂不清。

紫塞(zǐ sāi)的意思:紫色的关隘,指险要的关隘或边塞。

李陵台(lǐ 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离别和远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景象,诗人以落叶为引,表达了对国家和自身的深深感慨。首句"杂遝浑疑万骑催",通过密集的落叶声,比喻战马奔腾的壮丽场景,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阔的气氛。"夜寒齐卷朔风来",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夜晚,北风吹过,落叶纷飞,显得凄凉。

"黄榆影落长城暗",描绘了黄榆树在月光下投下的暗影,与长城的雄伟形成对比,更显孤独与苍凉。"紫塞声和画角哀",紫塞指的是边关,画角是军中的号角,哀鸣之声暗示了战事的悲凉和戍边士卒的思乡之情。

"怀国易添苏武感,无家莫上李陵台",诗人借苏武牧羊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无处归家的无奈。李陵台,可能是指边关的某座高台,诗人借此寓言,不愿登临,以免触动内心的伤痛。

最后两句"生原大地阑珊质,甘作乾坤废弃才",诗人自比为大地的残枝败叶,虽凋零但仍坚守,愿意默默奉献,即使被弃置一旁,也无怨无悔。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作者介绍

俞玫
朝代:清

俞玫,字佩珣,德清人。光绪戊戌进士、翰林院编修陛云次女,仁和壬寅举人、军机处章京许宝蘅继室。有《汉砚唐琴室遗诗》。
猜你喜欢

履春冰

投迹清冰上,凝光动早春。

兢兢愁陷履,步步怯移身。

鸟照微生水,狐听或过人。

细迁形外影,轻蹑镜中轮。

咫尺忧偏远,危疑惧已频。

愿坚容足分,莫使独惊神。

(0)

洛阳

巩树先春雪满枝,上阳宫柳啭黄鹂。

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

(0)

送郑侍御谪闽中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0)

寒溪·其八

溪风摆馀冻,溪景衔明春。

玉消花滴滴,虬解光鳞鳞。

悬步下清曲,消期濯芳津。

千里冰裂处,一勺暖亦仁。

凝精互相洗,漪涟竞将新。

忽如剑疮尽,初起百战身。

(0)

和严恽秀才落花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0)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六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嵷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