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冬夜在野外人家住宿的情景,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诗中通过“不藉籧篨自作扃”一句,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利用自然材料,即“积草”,自行搭建遮蔽物,以应对恶劣环境的智慧与适应力。这里的“扃”字,既指门扉,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简朴、自给自足态度的体现。
“避风应笑肉为屏”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面对艰苦条件时的乐观态度,将自己与“肉为屏”的传统避风方式相比较,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所采取措施的肯定与满足。这种将生活中的困难转化为乐趣的视角,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
“似渠雅制谁宜称,合号乾坤一草亭”两句,则是对诗人所创造的临时居所的高度评价。这里,“渠”指代诗人,暗示其创造的不仅是简单的住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栖息地,一种与天地合一的生活哲学。诗人将这间由“积草”搭建的小屋比作“乾坤一草亭”,不仅强调了其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智慧、乐观与艺术化的生存态度,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诗意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述古
蛩声唧唧,雁声呖呖。病叶落空阶,清籁鸣空隙。
客来叩我白云房,三绕禅床振金锡。
玄音落落不覆藏,更加一语成狼藉。
拟来此处寻声迹,万里秋风有何极。
丈夫何事不肯休,直欲参天起荆棘。
九载少林穷的的,一宿曹溪浮逼逼。
偃溪流水香严击,切忌随他那边觅。
良由眼听与心闻,疾燄过风俱莫及。
威音那畔空劫前,底事何曾异今日。
幻住道人都不识,柴扉昼掩千山碧。
寒莎叶底露沈沈,烟外数声牛背笛。
客既无言我亦休,横眠一觉青茅席。
梦里忽闻萧骚淅沥何处生?
觉来元是山雨四阎声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