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一眠何减梦,有花半亩不妨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纸(bái zhǐ)的意思:指没有写字、画画、印刷等的纸张,比喻没有文字、图画等的状态。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沉沦(chén lún)的意思:沉沦指人或事物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或无法摆脱。
措大(cuò dà)的意思:指行为放纵、挥霍无度的人。
大多(dà duō)的意思:大部分,大多数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酒神(jiǔ shén)的意思:指善于饮酒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酒精对人的影响。
乱离(luàn lí)的意思:指秩序混乱,无序分散。
强笑(qiǎng xiào)的意思:勉强地笑,不真实的笑容
腾腾(téng téng)的意思:形容烟、气、雾等向上升腾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兴起、充满的样子。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 鉴赏
这首诗《不寐效放翁》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纷扰与挣扎。
首联“白纸疏棂亮到晨,乱离无计学沉沦。”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清冷与心境的孤寂。白纸透光,疏棂映照,晨光微露,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挣扎。乱离之世,诗人无法逃避现实的苦难,只能在孤独中寻求心灵的寄托。
颔联“头陀带发犹劳我,措大多穷强笑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头陀本是佛教修行者,此处借以比喻诗人虽身在红尘,心却向往清净。然而,现实的重重束缚与压力使得他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即使是在他人面前强颜欢笑,也掩饰不了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颈联“听雨一眠何减梦,有花半亩不妨贫。”转而描写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在雨声中入眠,梦中或许能暂时忘却现实的困扰;即便身处简陋,拥有半亩花田,也能让心灵得到慰藉。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尾联“腾腾愁病供高枕,万事消磨赖酒神。”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愁病中寻求解脱的方式——借助高枕而眠,或是借酒浇愁。万事消磨,似乎只有酒神能暂时抚平内心的波澜,让人在醉梦中暂时忘却现实的苦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深夜难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无力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彭孙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个人的悲喜融入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