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深所作的偈颂,以民间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起兴,形象地描述了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后两句“达磨大师不会禅,历魏游梁乾打閧”则转而讲述达磨大师虽不通禅理,但他的行为却在世间引起了纷扰,暗示禅意不一定要通过传统的修行方式来体现,而是寓于日常生活之中。整体上,这首诗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禅宗的随缘自在和不拘形式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赠王道人性初归茅山
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
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
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
藏身壶里,个中别有天地。
共约手种蟠桃,缀花结实,已是三千岁。
欲脍长鲸麟作脯,倒海聊供一醉。
偶忆寒梅,更惭小草,拂袖怀归计。
蓬莱清浅,云帆他日相遇。
水调歌头
露冷广寒夜,唤醒玉真愁。
银桥忆得飞度,曾侍上皇游。
一曲霓裳按罢,两袖天香归后,人去已千秋。
笑倚金粟树,斜插玉搔头。忆钱塘,今夜月,也如钩。
题诗欲寄红叶,又怕水西流。
谁把琵琶弹恨,愁绝多情司马,不是在江州。
醉饮玉山里,有雾绕飞楼。
满江红.赠丁县令三教一理
三教正传,这蹊径、元来蓦直。
问老子机缄,至虚静极。
释氏性从空里悟,仲尼理自诚中人。
算始初、立教派分三,其源一。道玄关,常应物。
易幽微,须默识。那禅宗奥旨,真空至寂。
刻刻兼持无间断,生生受用无休息。
便归根、复命体元虚,藏至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