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过同年赵司理话旧遂成四绝·其四》
《冬日过同年赵司理话旧遂成四绝·其四》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山林朝市高深,须识孙登一啸心。

可奈同乡异县何当杖屦日相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高深(gāo shēn)的意思:指知识、技术或思想等深奥难懂,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同乡(tóng xiāng)的意思:同乡指的是同一个乡镇出生或者同一个地方的人。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异县(yì xiàn)的意思:指与周围的县市或地区不同,独特或异常的县城。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名为《冬日过同年赵司理话旧遂成四绝(其四)》。诗中通过对比山林与朝市的高深,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山林朝市孰高深”,以山林与朝市为对比,提出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是山林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更高尚,还是朝市的繁华与人间烟火更深刻?这里暗含了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次句“须识孙登一啸心”,引用了三国时期隐士孙登的故事,通过“一啸”这一动作,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这里的“识”字,强调了理解与共鸣,意味着诗人渴望像孙登一样,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后两句“可奈同乡各异县,何当杖屦日相寻”,则转向了对友情的感慨。诗人感叹于与朋友虽同乡却因各种原因分散各地,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怀念和对重逢的期待。这里的“杖屦”指的是徒步行走,象征着诗人愿意放下尘世的烦忧,与友人一同漫步,享受自然与友情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社会、隐逸与入世、孤独与友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题僧房双桐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0)

相和歌辞.凤吹笙曲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鍊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边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0)

望赋附宫人忆月之歌

张衡侧身愁思久,王粲登楼日回首。

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0)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七

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

临觞忽不饮,忆我平生欢。

我有同心人,邈邈崔与钱。

我有忘形友,迢迢李与元。

或飞青云上,或落江湖间。

与我不相见,于今四五年。

我无缩地术,君非驭风仙。

安得明月下,四人来晤言。

良夜信难得,佳期杳无缘。

明月又不驻,渐下西南天。

岂无他时会,惜此清景前。

(0)

时兴诗

亹亹圆象运,悠悠方仪廓。

忽忽岁云暮,游原采萧藿。

北逾芒与河,南临伊与洛。

凝霜沾蔓草,悲风振林薄。

摵摵芳叶零,橤橤苍华落。

下泉激冽清,旷野增辽索。

登高眺遐荒,极望无崖崿。

形变随时化,神感因物作。

澹乎至人心,恬然存玄漠。

(0)

五言诗·其十四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