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檐声(yán shēng)的意思:指雨点打在屋檐上发出的声音。比喻言辞、声音等细微之处。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么生(me sh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发生或产生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 注释
- 今年:指特定的年份。
寒食:中国古代节日,通常在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祭扫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各自:分别地。
阴晴:形容天气的好坏。
作么生:怎么样,怎么了,表示疑问。
细雨:小雨。
千丝:形容雨丝细长如丝。
不成点:无法凝聚成水滴。
如何:怎么,为何。
解:能够。
滴檐声:雨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
- 翻译
- 今年的寒食节和清明节,天气阴晴变化无常。
绵绵细雨连成线,却无法凝聚成点滴,怎么也能发出打在屋檐的声音呢。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细雨的诗句,由南宋文学家杨万里所创作。在诗中,寒食和清明两个节气因为阴晴天气的不同而显得各不相同。"细雨千丝不成点"形象地表达了雨丝纤细到几乎看不见实点的程度,而"如何也解滴檐声"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细雨中仍能听出屋檐滴水之声的困惑和赞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特有气氛的感悟与把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
少年客淮泗,落魄居下邳。
遨游向燕赵,结客过临淄。
山东诸侯国,迎送纷交驰。
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
深明戴家礼,颇学毛公诗。
备知经济道,高卧陶唐时。
圣主诏天下,贤人不得遗。
公吏奉纁组,安车去茅茨。
君王苍龙阙,九门十二逵。
群公朝谒罢,冠剑下丹墀。
野鹤终踉跄,威凤徒参差。
或问理人术,但致还山词。
天书降北阙,赐帛归东菑。
都门谢亲故,行路日逶迟。
孤帆万里外,淼漫将何之。
江天海陵郡,云日淮南祠。
杳冥沧洲上,荡漭无人知。
纬萧或卖药,出处安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