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江 晚 景 唐 /张 九 龄 江 林 多 秀 发 ,云 日 复 相 鲜 。征 路 那 逢 此 ,春 心 益 渺 然 。兴 来 祗 自 得 ,佳 气 莫 能 传 。薄 暮 津 亭 下 ,馀 花 满 客 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春心(chūn xīn)的意思:指人在春天时由于受到春天的影响而心情愉快,充满了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佳气(jiā qì)的意思:指美好的气候或环境,也可用来形容好运或吉祥的气氛。
津亭(jīn tíng)的意思:指渡口的亭子,比喻帮助人渡过困难或解决问题的地方。
客船(kè chuán)的意思:指前往远方的船只,也比喻远行的人。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秀发(xiù fā)的意思:指美丽的头发或优雅的发型。
云日(yún rì)的意思:云日是一个描绘天空云彩和太阳相互映衬的景象的成语。它象征着美好的天气和幸福的时刻。
征路(zhēng lù)的意思:
征途;行程。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鷄戒征路,暮息落日分。” 唐 皇甫曾 《玉山岭上作》诗:“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冲虚居士 《少年游》词:“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 注释
- 江林:江边的树林。
秀发:形容植物繁茂、秀丽。
云日:云朵与太阳。
相鲜:相互映衬,显得更加清新明亮。
征路:长途跋涉的道路,此处指作者行进的路途。
那逢此:怎么会遇到这样的(美景)。
春心:春天引发的舒畅心情,也可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益渺然:愈发显得遥远而广阔,形容心境豁达或思绪飘渺。
兴来:兴致涌来。
秪自得:只觉得内心愉悦、满足,形容独自享受某种乐趣。
佳气:美好的气息,既指自然景色的美好氛围,也指内心的舒畅感觉。
莫能传:无法用言语表达或传递给他人。
薄暮:傍晚,天色将晚之时。
津亭:渡口的亭子,供行人歇息的地方。
下:此处指在津亭处停留、休息。
馀花:剩余的花朵,未凋落的花瓣。
满客船:花瓣洒满了客船,描绘出一幅花香四溢、春意盎然的画面。
- 翻译
- 江边林木繁茂秀丽,云朵与阳光交相辉映更显新鲜。
行走在路上怎会遇到这般美景,春意盎然使我内心愈发辽远浩渺。
兴致油然而生,只觉心旷神怡,这美好的气息无法言传。
黄昏时分在渡口驿站歇息,剩余的花瓣洒满了客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一句中,“秀发”指的是树木在春天新长出来的嫩绿枝叶,这些枝叶像是头发一样随风轻扬,而“云日”则营造出一个温柔和煦的光线效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美丽。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偶遇这样美好的江景,不禁让其内心的春意更加浓烈。这里的“征路”指的是旅行的道路,“那逢此”则是偶然遇见这种景致,而“春心益渺然”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中对春天美好情感的加深。
"兴来秪自得,佳气莫能传"一句,"兴来"指的是诗人的情感到来,"秪自得"意味着这种情感是难以言传的,而“佳气”则是美好的氛围和感觉。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这般美景时,那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是语言所不能完全表达的。
最后,"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一句描绘出了黄昏时分,在渡口亭子下,落英如雪般飘洒,覆盖了行人乘坐的小船。这不仅是对视觉美景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感受与心境的抒发。"薄暮"指的是日落后的那段时间,而“馀花”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花瓣纷飞的情景,"满客船"则增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充满了生机与美好的春日抒情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