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斗》
《朝斗》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夜楼一穗玉炉烟,飞入三天上天

朝罢满空风露晚,世人应是更贪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odòu
sòng / báichán

lóusuìyānfēisāntiānzuìshàngtiān

cháomǎnkōngfēngwǎnshìrényìngshìgèngtānm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三天(sān tiān)的意思:表示时间很短,形容事情迅速完成。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玉炉(yù lú)的意思:指贵重的炉子,比喻高贵、珍贵的人或物。

注释
夜楼:夜晚的楼阁。
穗:像稻穗一样的。
玉炉烟:珍贵的香炉中升起的轻烟,比喻洁白或高贵。
三天:道教中的三天界,象征极高的天界。
最上天:指天的最高处。
朝罢:早晨退朝之后。
满空:充满整个天空。
风露晚:傍晚时分带着风和露水。
世人:世人,指凡人。
更贪眠:更加贪恋睡眠。
翻译
夜晚的楼阁中,一缕如玉的香炉烟袅袅升起,
它飘向那最高最远的三天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境。"夜楼一穗玉炉烟,飞入三天最上天",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的高楼之上,以玉制香炉燃烧着香料,袅袅升腾的烟雾仿佛能够直达九天。这里的"三天"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仙界,而"最上天"则象征最高的精神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心向往之处,是超凡脱俗的神仙世界。

接着"朝罢满空风露晚,世人应是更贪眠",描绘了清晨之后,天空中弥漫着薄雾和夜间未散的凉意。诗人暗示,在这样一个早晨,大多数的人们仍沉浸在睡梦之中,不愿醒来。这既表达了对世人贪恋物欲、追求安逸生活的讽刺,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个人内心对于纯净、高远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淮南秋夜呈周侃

天净河汉高,夜闲砧杵发。

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

与君共游处,勿作他乡别。

(0)

邯郸客舍歌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誇数钱。

酪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0)

三年除夜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绿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0)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0)

琵琶亭联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0)

关山月

今夜关山月,偏能照马鞍。

卢龙征戍客,圆缺几回看。

遥想金闺里,应悲玉露寒。

黄沙三万里,何日是长安。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