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称尔孝,鸟中之曾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音(āi yīn)的意思:表示悲伤的声音。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反哺(fǎn bǔ)的意思:指鸟类用嘴巴把食物送到雏鸟嘴里,比喻有能力的人帮助无能力的人。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人称(rén chēng)的意思:指代人的身份和称谓。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哑哑(yā yā)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微、轻柔。
子母(zǐ mǔ)的意思:指母亲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以表示家庭关系的亲密和和睦。
- 注释
- 东南林:指方向和位置,东南方的树林。
哀音:悲伤的声音。
反哺心:比喻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
尔: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鸟。
曾参:孔子弟子,以孝闻名。
奈何:为什么,表示惊讶或疑问。
- 翻译
- 我走出东南方的树林,听见了悲伤的鸣叫声。
这悲伤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却唤起了我对反哺之情的共鸣。
母子之间哪有无情?你的感情为何如此深厚。
古人称赞你孝顺,如同鸟类中的曾参。
人类号称万物之灵,为何反而不如这些禽鸟懂得亲情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慈乌》,通过对鸟儿反哺行为的描绘,展现了慈乌对母亲深深的孝顺之情。首句“步出东南林,哑哑闻哀音”以鸟鸣声起,引出哀伤的氛围。接着,“哀音不堪闻,而有反哺心”表达了听到哀鸣时,乌鸦仍怀有回馈养育之情,令人感动。诗人感慨“子母谁无情,尔情抑何深”,赞扬了乌鸦超越常理的孝道。
诗人将乌鸦比作“鸟中之曾参”,借古人对曾参孝行的赞誉,强调了乌鸦的孝顺程度。最后两句“人于物最灵,奈何不如禽”,通过对比人类与乌鸦,指出动物尚且能展现出如此深情,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在孝顺上有所不及,引发读者对人性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乌鸦为题材,寓言式地传达了孝道的主题,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