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黄堆烽》
《上黄堆烽》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心期紫阁中月,身过黄堆烽上云。

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huángduīfēng
táng /

xīnshānzhōngyuèshēnguòhuángduīfēngshàngyún

niáncóngshūjiànlǎorónggèngzhúhuòjiāngj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年发(nián fā)的意思:年年都有收入,年年都有发财。

戎衣(róng yī)的意思:指军装,也指战争。

心期(xīn qī)的意思:心愿、志向。

中月(zhōng yuè)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上弦或下弦的状态,不是完全圆的月亮。

紫阁(zǐ gé)的意思:紫阁是指紫色的楼阁,比喻高贵、华美的住所或宫殿。

霍将军(huò jiāng jūn)的意思:形容人勇猛果敢,军事才能出众。

注释
心期:期待。
紫阁山:虚构的高山或隐居之地。
月:月亮,象征高洁或思乡之情。
身过:亲身经历。
黄堆:形容黄土烽火之地。
烽上云:烽火台上的云烟,象征战事。
年发:年华。
书剑:读书和剑术,代指文武学业。
老:衰老。
戎衣:军服,指战士身份。
霍将军:霍去病,西汉名将,以勇猛著称。
翻译
心中期待着紫阁山中的明月,身体却穿越过黄土烽火缭绕的云烟。
随着岁月流逝,我已经在研读诗书和习武中老去,身穿战袍,追慕着霍去病那样的英勇将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边塞的生活景象,充满了对远方家乡和月亮的思念,以及对于军旅生涯的无奈和老境的感慨。

"心期紫阁山中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美好景色的怀念,而“身过黄堆烽上云”则写出了诗人自身所处的是边塞的战事环境,黄堆烽指的是边疆的烽火台,这里象征着战争和警报。紫阁山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化的家乡之地。

"年发已从书剑老"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年轻时曾经依靠笔墨和剑术立身立命,但如今头发已经斑白,岁月让他感到老了,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青春已逝的无奈。

最后"戎衣更逐霍将军"则写出了诗人的军旅生涯,他不得不继续跟随霍将军征战在外,穿着戎装(军服)。这句透露出诗人对战争和军旅生活的无力感,以及他不得不坚持下去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中的书剑与身处的烽火台,通过对月亮的思念与现实中老去的自己,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十月二十三日赵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诗即席各

开船侵晓雾,转棹顺江流。
寺径盘龙腹,州旗映马头。
水边香草细,云陵小桥幽。
写物钦清绝,赓篇愧缪悠。

(0)

石季平题李南画石之傍日叠石为山已是一重公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
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
要当论夫空,万物同一马。
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麽生下。

(0)

石希孟寄示赋论甚佳有未尽善处辄为涂改因成

寄我雄文丽且新,冰寒於水岂无因。
故将丹粉画西子,要见浓涂淡墨人。

(0)

是乐居士一日举率说和尚话头云拨草牛风且图

莫疑虑,莫疑虑,顺风天帆逆风住。
要寻路,要寻路,直西须向东门去。
但看枯藤倒挂天,山前几度三春雨。

(0)

四月间读杜牧之荷叶诗一时回首背西风之句尝

冰霜枯冻度穷冬,昨夜阳和始用工。
多少柳条知此意,一时开眼望东风。

(0)

所居苦多鼠近得一猫子畜之虽未能捕而鼠渐知

嫩白轻斑尚带痴,敛身摇尾未成威。
已知穴内两端者,祗齧馀蔬少退肥。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